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理论物理学论文--相对论、场论论文--相对论论文

高频引力波电磁谐振效应的最优参数选择与噪声初步分析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1 绪论第7-19页
    1.1 引力理论的发展第7-8页
    1.2 引力波第8-9页
    1.3 引力波源第9-13页
        1.3.1 天体引力波源第9-13页
        1.3.2 人造引力波源第13页
    1.4 引力波与电磁波第13-14页
    1.5 不同频带的引力波探测第14-17页
        1.5.1 最早的引力波探测器“韦伯棒”第14-15页
        1.5.2 宇宙微波背景探测(CMB)第15页
        1.5.3 毫秒脉冲星精密计时探测器第15-16页
        1.5.4 激光干涉空间观测天文台(LISA)第16页
        1.5.5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第16-17页
        1.5.6 引力波电磁谐振效应探测第17页
    1.6 引力波探测的意义第17-19页
2 引力波电磁谐振方案第19-29页
    2.1 引力波电磁谐振方案提出的背景第19页
    2.2 引力波电磁谐振方案的物理思想第19-20页
    2.3 背景光子流(BPF)的产生机制第20-21页
    2.4 信号光子流(PPF)的产生机制第21-24页
        2.4.1 微波段的高频遗迹引力波第21-22页
        2.4.2 信号光子流的形成过程第22-24页
    2.5 背景光子流和信号光子流的物理行为第24-29页
        2.5.1 背景光子流的数值计算第24-25页
        2.5.2 信号光子流的数值计算第25-27页
        2.5.3 确定最佳探测位置第27-29页
3 提高探测灵敏度的途径第29-50页
    3.1 高斯束的分布第29-32页
    3.2 更强的引力波源第32-36页
    3.3 噪声分析第36-40页
        3.3.1 背景噪声第36-37页
        3.3.2 散粒噪声第37-39页
        3.3.3 标准量子极限噪声第39-40页
    3.4 最优化参数的选择第40-44页
        3.4.1 光腰第40-42页
        3.4.2 带宽第42页
        3.4.3 频率第42-44页
    3.5 采用波阻抗匹配原理进行滤波第44-48页
    3.6 小结与讨论第48-50页
4 引力波电磁谐振方案的等效模拟实验第50-56页
    4.1 提出等效模拟实验的必要性第50-51页
    4.2 一期等效模拟实验方案第51-56页
        4.2.1 制定一期等效模拟实验第51-52页
        4.2.2 一期等效模拟实验的可操作性第52页
        4.2.3 具体的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第52-56页
5 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附录第61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1页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1页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层间交互作用成因机制及评价方法研究
下一篇:电子商务环境下投资型保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从“阿里娱乐宝”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