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专科护理学论文--内科护理学论文

授权教育对中青年PCI术后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缩略语/符号说明第12-13页
前言第13-17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3-15页
    研究目的、方法第15-17页
对象和方法第17-27页
    1.研究对象第17-18页
        1.1 样本的选择第17页
        1.2 纳入标准第17页
        1.3 排除标准第17页
        1.4 研究过程中的淘汰标准第17页
        1.5 样本含量的估计第17-18页
    2.研究设计第18页
    3.研究工具第18-21页
        3.1 一般资料调查表第18页
        3.2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第18-19页
        3.3 冠心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第19页
        3.4 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第19页
        3.5 Herth希望量表第19-20页
        3.6 冠心病危险因素指标第20-21页
    4.干预方法第21-24页
        4.1 对照组第21页
        4.2 干预组第21-23页
        4.3 干预时间第23页
        4.4 干预地点第23页
        4.5 随访第23-24页
    5.资料收集与分析第24-25页
        5.1 资料收集第24页
        5.2 资料分析第24-25页
    6.质量控制第25页
    7.伦理原则第25-26页
    8.研究路线第26-27页
结果第27-40页
    1.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第27-31页
        1.1 研究对象的纳入与失访第27页
        1.2 研究对象社会人口学资料第27页
        1.3 研究对象临床资料第27-31页
    2.研究对象各指标基线资料调查结果第31-32页
        2.1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量表得分比较第31页
        2.2 干预前两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指标比较第31-32页
    3.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第32-40页
        3.1 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各量表得分的变化第32-34页
        3.2 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冠心病危险因素指标的变化第34-40页
讨论第40-49页
    1.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第40-41页
        1.1 研究课题完成情况第40页
        1.2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第40-41页
    2.研究对象各指标的基线调查第41-42页
        2.1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量表得分状况第41-42页
        2.2 干预前两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指标水平第42页
    3.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各指标变化结果第42-49页
        3.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各量表得分状况第42-46页
        3.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冠心病危险因素指标变化结果第46-49页
结论第49-51页
局限性及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62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2-63页
附录第63-70页
综述第70-81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75-81页
致谢第81-82页
个人简历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舌象客观化特征的诊断价值研究
下一篇:寻常型银屑病主症量表构建及DLQI量表临床最小重要差异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