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10-34页 |
第一节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简介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轴的构成 | 第11-16页 |
一、系统性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轴 | 第11-12页 |
二、区域性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轴 | 第12-13页 |
三、局部性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轴 | 第13-15页 |
四、免疫细胞自身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轴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免疫应答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 | 第16-18页 |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激活 | 第16-17页 |
二、外周神经系统的免疫激活 | 第17-18页 |
第四节 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 第18-28页 |
一、免疫应答的糖皮质激素调节 | 第18-21页 |
二、免疫应答的儿茶酚胺调节 | 第21-25页 |
三、免疫应答的乙酰胆碱调节 | 第25-27页 |
四、免疫应答的神经肽Y 调节 | 第27-28页 |
第五节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的生理学意义 | 第28-30页 |
一、增强免疫应答能力,迅速清除入侵病原 | 第28-29页 |
二、抑制免疫应答能力,恢复机体内稳态 | 第29页 |
三、调节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的能量分配 | 第29-30页 |
第六节 无脊椎动物儿茶酚胺能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30-31页 |
一、无脊椎动物的儿茶酚胺能神经内分泌系统 | 第30-31页 |
二、无脊椎动物中儿茶酚胺的免疫调节功能 | 第31页 |
第七节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及意义 | 第31-34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34-69页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第34-44页 |
一、实验动物及菌株 | 第34-36页 |
二、主要试剂耗材 | 第36-43页 |
三、主要仪器设备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44-69页 |
一、栉孔扇贝组织总RNA 制备 | 第44-45页 |
二、栉孔扇贝cDNA 文库的构建及序列分析 | 第45页 |
三、RACE 技术获得基因cDNA 全长序列 | 第45-48页 |
四、PCR 扩增基因片段 | 第48-49页 |
五、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PCR 产物 | 第49页 |
六、感受态细胞的制备、连接及转化 | 第49-51页 |
七、荧光实时定量PCR | 第51页 |
八、蛋白的原核重组表达、纯化及复性 | 第51-56页 |
九、重组蛋白活性测定 | 第56-57页 |
十、多克隆抗体(免疫血清)的制备及鉴定 | 第57-58页 |
十一、Western blotting 分析 | 第58页 |
十二、包囊化作用及ROS 水平测定 | 第58-60页 |
十三、栉孔扇贝的鳗弧菌刺激实验 | 第60页 |
十四、血淋巴上清液中儿茶酚胺浓度的测定 | 第60-63页 |
十五、血淋巴上清液中SOD、CAT 和LYZ 的活性测定 | 第63-64页 |
十六、血淋巴的LPS 孵育和TNF-α测定 | 第64-65页 |
十七、TNF-α处理栉孔扇贝实验 | 第65-66页 |
十八、dsRNA 干扰 | 第66-67页 |
十九、栉孔扇贝的儿茶酚胺处理实验 | 第67-69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69-108页 |
第一节 儿茶酚胺代谢相关酶和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的研究 | 第69-89页 |
一、栉孔扇贝儿茶酚胺代谢相关酶和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 | 第69页 |
二、栉孔扇贝儿茶酚胺代谢相关酶和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的分子特征 | 第69-82页 |
三、栉孔扇贝儿茶酚胺代谢相关酶和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mRNA 的组织分布 | 第82-84页 |
四、栉孔扇贝儿茶酚胺代谢相关酶的重组蛋白及其活性 | 第84-89页 |
第二节 鳗弧菌刺激后栉孔扇贝血淋巴中免疫相关酶活性的时序变化 | 第89页 |
第三节 鳗弧菌刺激后扇贝血淋巴中儿茶酚胺浓度的时序变化 | 第89-92页 |
第四节 菌刺激后扇贝儿茶酚胺代谢相关酶和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的表达变化 | 第92-93页 |
第五节 TNF-α诱导对扇贝血淋巴细胞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93-95页 |
一、LPS 孵育促进了血淋巴 TNF-α 类分子浓度的上升 | 第93页 |
二、TNF-α诱导影响了扇贝血淋巴细胞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 | 第93-95页 |
第六节 TNF-α诱导对扇贝血淋巴细胞中儿茶酚胺代谢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95-97页 |
第七节 CfDDC 和CfMAO 基因被干扰后血淋巴细胞中免疫相关酶基因的时序表达 | 第97-102页 |
一、CfDDC 和CfMAO 基因的干扰 | 第97-98页 |
二、CfDDC 和CfMAO 被干扰后血淋巴细胞中免疫相关酶基因的时序表达 | 第98-102页 |
第八节 儿茶酚胺处理后扇贝血淋巴中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 第102-108页 |
一、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处理对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102-105页 |
二、α和β型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处理对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105-108页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第108-123页 |
第一节 栉孔扇贝儿茶酚胺能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分子特征 | 第109-112页 |
一、栉孔扇贝儿茶酚胺代谢相关酶和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的确定 | 第109-111页 |
二、栉孔扇贝儿茶酚胺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组织分布 | 第111页 |
三、栉孔扇贝儿茶酚胺代谢相关酶的功能分析 | 第111-112页 |
第二节 儿茶酚胺能神经内分泌系统参与扇贝的免疫应答反应 | 第112-116页 |
一、栉孔扇贝应对鳗弧菌刺激的免疫应答反应 | 第113-114页 |
二、免疫应答反应中儿茶酚胺能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 | 第114-115页 |
三、免疫应答反应中血淋巴细胞源儿茶酚胺系统的激活 | 第115-116页 |
第三节 细胞因子对扇贝儿茶酚胺能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 | 第116-120页 |
一、LPS 处理对扇贝血淋巴中 TNF-α 类分子浓度的诱导 | 第117-118页 |
二、TNF-α对栉孔扇贝固有免疫应答反应的促进 | 第118-119页 |
三、TNF-α对栉孔扇贝儿茶酚胺能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 | 第119-120页 |
第四节 儿茶酚胺对扇贝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 第120-123页 |
一、CfDDC 和CfMAO 干扰后扇贝的免疫应答能力受到了抑制 | 第120-121页 |
二、高浓度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降低了扇贝的免疫应答能力 | 第121-122页 |
三、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影响了扇贝免疫应答的激活 | 第122-12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23-126页 |
第六章 在读期间完成的其他工作 | 第126-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57页 |
已完成和发表的论文 | 第157-159页 |
致谢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