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1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框架 | 第11-1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本文的结构框架 | 第12-14页 |
第2章 交通运输系统与物流系统概述 | 第14-22页 |
·系统的涵义 | 第14-15页 |
·系统的概念 | 第14页 |
·系统的特征 | 第14-15页 |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 第15-17页 |
·交通运输系统的概念 | 第15页 |
·交通运输系统的要素及特征 | 第15-17页 |
·物流系统分析 | 第17-20页 |
·物流系统的概念 | 第17页 |
·物流系统的要素 | 第17-18页 |
·物流系统的一般模式 | 第18-20页 |
·物流系统的特点 | 第20页 |
·交通运输系统与物流系统的相互关系 | 第20-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系统协调发展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协调发展的概念 | 第22-23页 |
·系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协同学理论的概念 | 第23页 |
·协同学理论的主要思想 | 第23-24页 |
·协同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交通运输系统与物流系统的协调发展 | 第25-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与物流系统协调发展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8-39页 |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与物流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第28-33页 |
·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 第28-29页 |
·指标体系的框架 | 第29-33页 |
·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序参变量 | 第33-36页 |
·主成分分析法概述 | 第33页 |
·主成分分析法模型建立 | 第33-34页 |
·主成分分析法计算 | 第34-36页 |
·交通运输系统与物流系统协调度计量模型 | 第36-37页 |
·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实例分析 | 第39-55页 |
·大连市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现状 | 第39-40页 |
·大连市物流系统发展现状 | 第40-41页 |
·大连市交通运输系统与物流系统系统协调度计算 | 第41-54页 |
·物流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 第41-43页 |
·主成分分析提取序参变量 | 第43-52页 |
·协调度的计算 | 第52-53页 |
·协调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54页 |
·建议与措施 | 第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5-57页 |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55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