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导言 | 第10-17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三、研究价值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六、论文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七、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的行为研究 | 第17-34页 |
第一节 本罪中编造并传播行为的争议 | 第17-20页 |
一、本罪“并”字认识的争议 | 第17-18页 |
二、本罪编造行为的争议 | 第18-19页 |
三、本罪传播行为的争议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本罪中编造并传播行为的法理分析 | 第20-30页 |
一、本罪“并”字的理解 | 第20-23页 |
二、本罪编造行为的理解 | 第23-28页 |
三、本罪传播行为的理解 | 第28-30页 |
第三节 本罪中编造并传播行为的认定 | 第30-34页 |
第二章 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的对象研究 | 第34-49页 |
第一节 本罪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的争议 | 第34-36页 |
第二节 本罪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的法理分析 | 第36-44页 |
一、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的本质 | 第36-39页 |
二、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的范围 | 第39-41页 |
三、“证券交易虚假信息”和其他罪中“信息”的比较 | 第41-44页 |
第三节 本罪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的认定 | 第44-49页 |
第三章 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的结果研究 | 第49-67页 |
第一节 本罪中造成严重后果的争议 | 第49-51页 |
第二节 本罪中造成严重后果的法理分析 | 第51-56页 |
一、对造成严重后果中获利或者避免损失的理解 | 第51-53页 |
二、对造成严重后果中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理解 | 第53-54页 |
三、对造成严重后果中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异常波动的理解 | 第54-56页 |
第三节 本罪中造成严重后果的认定 | 第56-67页 |
一、对造成严重后果中获利或者避免损失的认定 | 第56页 |
二、对造成严重后果中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的认定 | 第56-57页 |
三、对造成严重后果中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异常波动的认定 | 第57-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后记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