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4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介绍与研究假设 | 第17-28页 |
2.1 相关概念介绍 | 第17页 |
2.2 市场有效性研究 | 第17-18页 |
2.3 事件研究法 | 第18-24页 |
2.3.1 事件研究的定义 | 第18页 |
2.3.2 事件研究法的步骤 | 第18-23页 |
2.3.3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 第23-24页 |
2.3.4 研究方法总结 | 第24页 |
2.4 信息安全事件的成本 | 第24-25页 |
2.5 研究假设 | 第25-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信息安全事件对公司市值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28-37页 |
3.1 数据收集 | 第28-33页 |
3.1.1 事件数据收集 | 第28-29页 |
3.1.2 因素数据收集 | 第29-31页 |
3.1.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1-33页 |
3.2 事件研究分析 | 第33-36页 |
3.2.1 事件定义 | 第33页 |
3.2.2 事件窗的选取 | 第33-35页 |
3.2.3 检验累计异常收益的显著性 | 第35-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回归分析 | 第37-55页 |
4.1 回归模型建立 | 第37页 |
4.2 回归初步结果 | 第37-46页 |
4.3 回归方法改进 | 第46-50页 |
4.4 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4.5 公司信息安全政策建议 | 第51-54页 |
4.5.1 公司依据自身规模决定对信息安全系统的投入 | 第51-52页 |
4.5.2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公司私密信息安全 | 第52页 |
4.5.3 选择合适的负面公告披露节点 | 第52-53页 |
4.5.4 及时披露信息公告,积极主动处理 | 第53页 |
4.5.5 互联网公司需提高对互联网攻击的重视程度 | 第53页 |
4.5.6 提高金融市场信息披露程度、信息传导效率 | 第53-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1 | 第61-71页 |
附录2 | 第71-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