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1.1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12页 |
1.1.2 对教学现状的反思 | 第12-13页 |
1.1.3 学习心理学的魅力 | 第13页 |
1.2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的问题 | 第13-14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1.4.1 教学难点的界定 | 第16页 |
1.4.2 “信息加工式”教学方法 | 第16页 |
1.4.3 “常规经验式”教学方法 | 第16-17页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17-32页 |
2.1 物理教学难点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2.1.1 教学难点的定义 | 第17页 |
2.1.2 物理教学难点的形成原因 | 第17-19页 |
2.1.3 物理教学难点的突破策略 | 第19-20页 |
2.2 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研究 | 第20-22页 |
2.2.1 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 第20-21页 |
2.2.2 有关记忆的研究 | 第21-22页 |
2.3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 第22-26页 |
2.3.1 模型介绍 | 第23-24页 |
2.3.2 学习过程 | 第24-25页 |
2.3.3 教学过程 | 第25-26页 |
2.4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 | 第26-32页 |
2.4.1 物理学习的认知过程 | 第26-27页 |
2.4.2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机制 | 第27-30页 |
2.4.3 信息加工机制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设计的要求 | 第30-32页 |
3 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难点形成原因案例分析 | 第32-53页 |
3.1 信息加工的前提知识错误导致的教学难点 | 第32-35页 |
案例1: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 第32-33页 |
案例2:竖直方向上摩擦力问题 | 第33-35页 |
3.2 信息不能有效呈现导致的教学难点 | 第35-41页 |
案例1:碘升华实验 | 第35-36页 |
案例2:托里拆力测大气压实验 | 第36-37页 |
案例3:重力的方向 | 第37-39页 |
案例4:斜面上压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 | 第39-41页 |
3.3 信息加工的前提结论缺失导致的教学难点 | 第41-43页 |
案例1:下沉物体受到浮力 | 第41-42页 |
案例2: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实验 | 第42-43页 |
3.4 信息加工方式不合理导致的教学难点 | 第43-49页 |
案例1:光的直线传播 | 第44-46页 |
案例2:浮力产生的原因 | 第46-47页 |
案例3:力臂概念教学 | 第47-49页 |
3.5 信息加工环节过多导致的教学难点 | 第49-53页 |
案例1:焦耳定律 | 第49-53页 |
4 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难点的调查研究 | 第53-64页 |
4.1 调查研究的目的 | 第53页 |
4.2 调查研究的方法 | 第53页 |
4.3 调查研究的对象 | 第53页 |
4.4 调查研究的结果 | 第53-64页 |
4.4.1 问卷调查的结果 | 第53-61页 |
4.4.2 个案访谈的结果 | 第61-64页 |
5 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难点突破的实验研究 | 第64-77页 |
5.1 实验程序 | 第64页 |
5.2 实验假设 | 第64页 |
5.3 变量的选择和控制 | 第64-65页 |
5.4 实验材料 | 第65页 |
5.5 实验步骤 | 第65页 |
5.6 被试的选取 | 第65-66页 |
5.7 实验过程 | 第66-67页 |
5.8 实验数据分析 | 第67-77页 |
5.8.1 惯性部分实验数据 | 第67-70页 |
5.8.2 摩擦力部分实验数据 | 第70-73页 |
5.8.3 浮力部分实验数据 | 第73-77页 |
6 研究结论和教学建议 | 第77-8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7-78页 |
6.1.1 调查研究的结论 | 第77页 |
6.1.2 实验研究的结论 | 第77-78页 |
6.2 教学建议 | 第78-81页 |
6.2.1 信息加工的前提知识错误型难点的突破 | 第79页 |
6.2.2 信息不能有效呈现型难点的突破 | 第79页 |
6.2.3 信息加工前提结论缺失型难点的突破 | 第79页 |
6.2.4 信息加工方式不合理型难点的突破 | 第79-80页 |
6.2.5 信息加工环节过多型难点的突破 | 第80-81页 |
7 不足与展望 | 第81-83页 |
7.1 研究的不足 | 第81页 |
7.1.1 研究的材料 | 第81页 |
7.1.2 研究的对象 | 第81页 |
7.1.3 研究的时间 | 第81页 |
7.2 研究的展望 | 第81-83页 |
7.2.1 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 | 第82页 |
7.2.2 扩大实验研究的范围 | 第82-83页 |
附录1 | 第83-85页 |
附录2 | 第85-87页 |
附录3 | 第87-92页 |
附录4 | 第92-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