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31页 |
1.1 相变材料及其分类 | 第17-19页 |
1.1.1 根据材料化学成分分类 | 第17-18页 |
1.1.2 根据热动力学分类 | 第18-19页 |
1.1.3 根据质点迁移特征分类 | 第19页 |
1.1.4 根据相变温度范围分类 | 第19页 |
1.2 晶体的介电性能 | 第19-21页 |
1.2.1 居里外斯定律 | 第19-20页 |
1.2.2 晶体的介电性质 | 第20-21页 |
1.3 朗道理论 | 第21-23页 |
1.4 相变材料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28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1页 |
第2章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1-33页 |
2.1 实验涉及仪器 | 第31页 |
2.2 实验涉及药品 | 第31-33页 |
第3章 基于 [CH_3CH_2-Dabco]~+·Br~- 的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及其相变和介电性质的研究 | 第33-66页 |
3.1 [CH_3CH_2-Dabco]~+·Br~- (a)的合成 | 第33-34页 |
3.1.1 [CH_3CH_2-Dabco]~+·Br~- 的表征 | 第33-34页 |
3.2 [CH_3CH_2-DabcoH][ZnCl_4] (1)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 第34-44页 |
3.2.1 [CH_3CH_2-DabcoH][ZnCl_4] (1)的合成 | 第34页 |
3.2.2 [CH_3CH_2-DabcoH][ZnCl_4] (1)的表征 | 第34-37页 |
3.2.3 [CH_3CH_2-DabcoH][ZnCl_4] (1)的单晶结构 | 第37-42页 |
3.2.4 差示扫描量热 (DSC) 分析 | 第42-43页 |
3.2.5 [CH_3CH_2-DabcoH][ZnCl_4] (1)的介电性能研究 | 第43-44页 |
3.3 [CH_3CH_2-DabcoH][CoCl_4] (2)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 第44-55页 |
3.3.1 [CH_3CH_2-DabcoH][CoCl_4] (2)的合成 | 第44-45页 |
3.3.2 [CH_3CH_2-DabcoH][CoCl_4] (2)的表征 | 第45-47页 |
3.3.3 [CH_3CH_2-DabcoH][CoCl_4] (2)的晶体结构 | 第47-52页 |
3.3.4 差示扫描量热 (DSC) 分析 | 第52-53页 |
3.3.5 [CH_3CH_2-DabcoH][CoCl_4] (2)的介电性能研究 | 第53-55页 |
3.4 [CH_3CH_2-DabcoH][ZnBr_4] (3)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 第55-65页 |
3.4.1 [CH_3CH_2-DabcoH][ZnBr_4] (3)的合成 | 第55页 |
3.4.2 [CH_3CH_2-DabcoH][ZnBr_4] (3)的表征 | 第55-58页 |
3.4.3 [CH_3CH_2-DabcoH][ZnBr_4] (3)的晶体结构 | 第58-63页 |
3.4.4 差示扫描量热 (DSC) 分析 | 第63页 |
3.4.5 [CH_3CH_2-DabcoH][ZnBr_4](3)的介电性能研究 | 第63-6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4章 基于 [(CH_3)_2CH-Dabco]~+·Br~- 的有机分子离子相变化合物及其介电性质研究 | 第66-87页 |
4.1 [(CH_3)_2CH-Dabco]~+.Br~- (b) 的合成 | 第66-67页 |
4.1.1 [(CH_3)_2CH-Dabco]~+.Br~- 的表征 | 第66-67页 |
4.2 [(CH_3)_2CH-DabcoH][Na(BF_4)_3](4)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 第67-78页 |
4.2.1 [(CH_3)_2CH-DabcoH][Na(BF_4)_3](4)的合成 | 第67页 |
4.2.2 [(CH_3)_2CH-DabcoH][Na(BF_4)_3](4)的表征 | 第67-70页 |
4.2.3 [(CH_3)_2CH-DabcoH][Na(BF_4)_3](4)的单晶结构 | 第70-76页 |
4.2.4 差示扫描量热 (DSC) 分析 | 第76-77页 |
4.2.5 [(CH_3)_2CH-DabcoH][Na(BF_4)_3](4)的介电性能研究 | 第77-78页 |
4.3 [(CH_3)_2CH-DabcoH][2ClO_4](5)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 第78-86页 |
4.3.1 [(CH_3)_2CH-DabcoH][2ClO_4](5)的合成 | 第78页 |
4.3.2 [(CH_3)_2CH-DabcoH][2ClO_4](5)的表征 | 第78-81页 |
4.3.3 [(CH_3)_2CH-DabcoH][2ClO_4](5)的单晶结构 | 第81-85页 |
4.3.4 [(CH_3)_2CH-DabcoH] [2ClO_4](5)的介电性能研究 | 第85-8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5章 基于 [CH_3(CH_2)_3-Dabco]~+·Br~- 的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的相变及其介电性质研究 | 第87-130页 |
5.1 [CH_3(CH_2)_3-Dabco]~+.Br~- (c) 的合成 | 第87-88页 |
5.1.1 [CH_3(CH_2)_3-Dabco]~+.Br~- 的表征 | 第87-88页 |
5.2 Zn[CH_3(CH_2)_3-Dabco]Cl_(2.5)Br_(0.5)(6)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 第88-98页 |
5.2.1 Zn[CH_3(CH_2)_3-Dabco]Cl_(2.5)Br_(0.5)(6)的合成 | 第88页 |
5.2.2 Zn[CH_3(CH_2)_3-Dabco]Cl_(2.5)Br_(0.5)(6)的表征 | 第88-91页 |
5.2.3 Zn[CH_3(CH_2)_3-Dabco]Cl_(2.5)Br_(0.5)(6)的单晶结构 | 第91-96页 |
5.2.4 差示扫描量热 (DSC) 分析 | 第96-97页 |
5.2.5 Zn[CH_3(CH_2)_3-Dabco]Cl_(2.5)Br_(0.5) 的介电性能研究 | 第97-98页 |
5.3 Co[CH_3(CH_2)_3-Dabco]Cl_(2.6)Br_(0.4)(7)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 第98-108页 |
5.3.1 Co[CH_3(CH_2)_3-Dabco]Cl_(2.6)Br_(0.4)(7)的合成 | 第98-99页 |
5.3.2 Co[CH_3(CH_2)_3-Dabco]Cl_(2.6)Br_(0.4)(7)的表征 | 第99-101页 |
5.3.3 Co[CH_3(CH_2)_3-Dabco]Cl_(2.6)Br_(0.4)(7)的晶体结构 | 第101-106页 |
5.3.4 差示扫描量热 (DSC) 分析 | 第106-107页 |
5.3.5 Co[CH_3(CH_2)_3-Dabco]Cl_(2.6)Br_(0.4)(7)的介电性能研究 | 第107-108页 |
5.4 Ni[CH_3(CH_2)_3-Dabco]Cl_(2.5)Br_(0.5)(8)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 第108-118页 |
5.4.1 Ni[CH_3(CH_2)_3-Dabco]Cl_(2.5)Br_(0.5)(8)的合成 | 第108-109页 |
5.4.2 Ni[CH_3(CH_2)_3-Dabco]Cl_(2.5)Br_(0.5)(8)的表征 | 第109-111页 |
5.4.3 Ni[CH_3(CH_2)_3-Dabco]Cl_(2.5)Br_(0.5)(8)的晶体结构 | 第111-116页 |
5.4.4 差示扫描量热 (DSC) 分析 | 第116-117页 |
5.4.5 Ni[CH_3(CH_2)_3-Dabco]Cl_(2.5)Br_(0.5) 的介电性能研究 | 第117-118页 |
5.5 Zn[CH_3(CH_2)_3-Dabco]Br_3(9)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 第118-128页 |
5.5.1 Zn[CH_3(CH_2)_3-Dabco]Br_3(9)的合成 | 第118-119页 |
5.5.2 Zn[CH_3(CH_2)_3-Dabco]Br_3(9)的表征 | 第119-121页 |
5.5.3 Zn[CH_3(CH_2)_3-Dabco]Br_3(9)的单晶结构 | 第121-126页 |
5.5.4 差示扫描量热 (DSC) 分析 | 第126-127页 |
5.5.5 Zn[CH_3(CH_2)_3-Dabco]Br_3(9)的介电性能研究 | 第127-12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28-130页 |
结论 | 第130-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以及申请的专利 | 第136-138页 |
致谢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