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微观组织调控及变形矫正技术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双相不锈钢概述 | 第14-15页 |
1.2 双相不锈钢的焊接性问题 | 第15-17页 |
1.3 双相不锈钢焊接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1 数值模拟技术在焊接中的应用 | 第17页 |
1.3.2 焊接有限元模拟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4 焊接变形及矫正 | 第20页 |
1.4.1 焊接残余应力变形产生机理 | 第20页 |
1.4.2 焊接残余应力变形的矫正方法 | 第20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第22-27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2.2 试验设备 | 第23页 |
2.3 焊接工艺参数设计 | 第23-25页 |
2.4 试验分析方法 | 第25-27页 |
2.4.1 焊接接头微观组织观察 | 第25页 |
2.4.2 焊接接头XRD分析 | 第25页 |
2.4.3 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测试 | 第25页 |
2.4.4 接头耐点蚀性能测试 | 第25-26页 |
2.4.5 残余应力测量 | 第26-27页 |
第3章 不同焊条对焊接接头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27-46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焊接接头宏观形貌分析 | 第27-28页 |
3.3 接头合金元素与相变分析 | 第28-33页 |
3.3.1 接头不同区域合金元素的含量 | 第29-31页 |
3.3.2 接头焊缝区物相观察 | 第31-33页 |
3.4 接头双相比计算及分析 | 第33-35页 |
3.5 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分析 | 第35-44页 |
3.5.1 不同焊接位置对接头焊缝区微观组织影响 | 第35-36页 |
3.5.2 不同热输入对接头焊缝区微观组织影响 | 第36-39页 |
3.5.3 不同焊条接头微观组织对比 | 第39-41页 |
3.5.4 接头热影响区微观组织分析 | 第41-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不同焊条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 第46-64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焊接接头拉伸和弯曲试验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46-50页 |
4.3 焊接接头冲击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0-51页 |
4.4 冲击断口微观形貌分析 | 第51-56页 |
4.5 焊接接头显微硬度测试结果 | 第56-61页 |
4.5.1 接头硬度分布 | 第57-60页 |
4.5.2 接头焊缝区硬度分布 | 第60-61页 |
4.6 焊接接头耐点蚀性能研究 | 第61-6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焊接过程温度场及应力场数值模拟 | 第64-73页 |
5.1 引言 | 第64页 |
5.2 有限元模型的假设与简化 | 第64-65页 |
5.3 焊接过程有限元模拟 | 第65-67页 |
5.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网格划分 | 第65-66页 |
5.3.2 2205双相不锈钢热物理性能参数 | 第66-67页 |
5.3.3 热源的选择 | 第67页 |
5.4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67-72页 |
5.4.1 温度场模拟过程及结果 | 第67-70页 |
5.4.2 应力场模拟及残余应力测试 | 第70-7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焊接变形及矫正研究 | 第73-85页 |
6.1 引言 | 第73页 |
6.2 焊接变形类型及其原因 | 第73-74页 |
6.3 影响焊接变形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 第74页 |
6.4 焊接变形后矫正方法 | 第74-80页 |
6.4.1 火焰矫正 | 第75-77页 |
6.4.2 机械矫正 | 第77页 |
6.4.3 弹塑性变形理论 | 第77-80页 |
6.5 变形矫正对焊接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80-84页 |
6.5.1 应力应变状态 | 第81-82页 |
6.5.2 矫正前后变形及拉伸试验对比 | 第82-84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结论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