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5页 |
1.1 电能质量 | 第9-13页 |
1.1.1 电能质量的定义 | 第9-10页 |
1.1.2 电能质量问题的分类和危害 | 第10-13页 |
1.2 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 | 第13-18页 |
1.2.1 传统控制技术 | 第13-14页 |
1.2.2 定制电力技术 | 第14-18页 |
1.3 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3.1 静止同步补偿器 | 第18-20页 |
1.3.2 动态电压恢复器 | 第20-22页 |
1.4 电能质量控制器的通用模型及其控制原理 | 第22-23页 |
1.4.1 开关函数模型 | 第22页 |
1.4.2 控制原理 | 第22-23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2 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谐振现象分析与抑制策略研究 | 第25-43页 |
2.1 工作原理 | 第25-27页 |
2.2 数学模型 | 第27-28页 |
2.3 静止同步补偿器的谐振现象分析 | 第28-32页 |
2.3.1 网侧电压不平衡 | 第28-29页 |
2.3.2 网侧电压含谐波 | 第29-32页 |
2.4 静止同步补偿器的谐振抑制策略 | 第32-36页 |
2.4.1 交流滤波电抗器分析设计 | 第32-33页 |
2.4.2 直流电容器容量分析设计 | 第33-36页 |
2.4.3 网侧非基波正序电压前馈控制 | 第36页 |
2.5 静止同步补偿器仿真验证 | 第36-42页 |
2.5.1 谐振与参数选择 | 第37-40页 |
2.5.2 前馈控制抑制网侧非基波正序电压影响 | 第40-42页 |
2.6 小结 | 第42-43页 |
3 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不平衡控制策略研究 | 第43-55页 |
3.1 不平衡控制分析 | 第43-45页 |
3.2 负荷不平衡控制策略 | 第45-47页 |
3.2.1 瞬时功率理论 | 第45-46页 |
3.2.2 不平衡控制策略 | 第46-47页 |
3.3 配电母线电压不平衡控制策略 | 第47-50页 |
3.3.1 基于瞬时功率平衡的VSC交流侧正负序电压方程 | 第47-50页 |
3.3.2 电压不平衡控制策略 | 第50页 |
3.4 改进的开关函数模型 | 第50-51页 |
3.5 系统仿真 | 第51-54页 |
3.6 小结 | 第54-55页 |
4 配电网LC串联滤波型静止同步补偿器控制策略研究 | 第55-73页 |
4.1 拓扑演变及工作原理 | 第55-59页 |
4.2 LC串联滤波支路元件参数设计 | 第59-60页 |
4.2.1 滤波电抗器 | 第59页 |
4.2.2 串联电容器 | 第59-60页 |
4.3 性能分析 | 第60-61页 |
4.3.1 功率损耗 | 第60-61页 |
4.3.2 补偿电流质量 | 第61页 |
4.4 控制策略 | 第61-65页 |
4.4.1 交流侧前馈解耦数学模型 | 第61-62页 |
4.4.2 控制器参数设计 | 第62-65页 |
4.5 仿真与实验验证 | 第65-72页 |
4.6 小结 | 第72-73页 |
5 配电网电容耦合型动态电压恢复器参数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 | 第73-93页 |
5.1 工作原理 | 第73页 |
5.2 动态电压恢复器补偿电压注入方式 | 第73-84页 |
5.2.1 同相位电压补偿 | 第78-80页 |
5.2.2 完全电压补偿 | 第80-82页 |
5.2.3 最小能量补偿 | 第82-84页 |
5.3 交流滤波元件参数设计 | 第84-85页 |
5.3.1 变流器开关元件 | 第84-85页 |
5.3.2 耦合电容器 | 第85页 |
5.3.3 滤波电抗器 | 第85页 |
5.4 控制策略 | 第85-88页 |
5.5 仿真与实验验证 | 第88-91页 |
5.6 小结 | 第91-9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93-96页 |
6.1 结论 | 第93-94页 |
6.2 创新性工作 | 第94页 |
6.3 展望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