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连续放电和吸附存储—放电催化降解甲苯的机理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1.1 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与污染现状第12-13页
    1.2 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技术第13-17页
        1.2.1 回收技术第14-15页
        1.2.2 销毁技术第15-17页
    1.3 低温等离子体法第17-19页
        1.3.1 低温等离子体概念及产生第17-18页
        1.3.2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VOCs第18-19页
    1.4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法第19-25页
        1.4.1 低温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的结合方式第19-20页
        1.4.2 低温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的相互作用第20-22页
        1.4.3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反应中催化剂的种类第22-23页
        1.4.4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反应中的放电模式第23页
        1.4.5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VOCs的过程研究第23-25页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5-26页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5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第二章 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第26-35页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第26-28页
        2.1.1 目标污染物介绍第26页
        2.1.2 化学试剂和气体第26-27页
        2.1.3 主要实验仪器第27-28页
    2.2 催化剂的制备与装填第28页
    2.3 催化剂表征方法第28-30页
        2.3.1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BET)第28页
        2.3.2 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XRD)第28页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28-29页
        2.3.4 色谱-质谱仪(GC-MS)第29页
        2.3.5 原位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29-30页
    2.4 反应器及评价装置第30-31页
        2.4.1 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第30页
        2.4.2 评价装置第30-31页
    2.5 计算方法第31-34页
    2.6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连续放电协同催化剂对甲苯的降解第35-46页
    3.1 前言第35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5-44页
        3.2.1 催化剂对甲苯吸附与去除第35-36页
        3.2.2 连续放电法下催化剂对甲苯转化率的影响第36-37页
        3.2.3 连续放电法下催化剂对碳平衡的影响第37页
        3.2.4 副产物分析第37-40页
        3.2.5 表征结果分析第40-44页
    3.3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吸附存储-放电法协同催化剂对甲苯的降解第46-54页
    4.1 前言第46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6-52页
        4.2.1 催化剂对甲苯的吸附容量第46-47页
        4.2.2 催化剂对吸附存储-放电法降解甲苯的影响第47-50页
        4.2.3 能量密度对甲苯降解的影响第50-51页
        4.2.4 背景气体对甲苯降解的影响第51页
        4.2.5 两种放电方式对甲苯降解的影响第51-52页
    4.3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连续放电与吸附存储-放电法两种模式催化降解甲苯的原位红外研究第54-65页
    5.1 前言第54页
    5.2 等离子体原位红外反应器第54-55页
    5.3 原位红外实验步骤第55-56页
    5.4 结果与分析第56-62页
        5.4.1 甲苯在催化剂表面吸附的红外光谱对比第56-57页
        5.4.2 连续放电法的等离子体催化原位红外光谱分析第57-60页
        5.4.3 吸附存储-放电法的等离子体催化原位红外光谱分析第60-62页
    5.5 机理分析第62-64页
    5.6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6页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附件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司法判决如何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下一篇: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平面欠驱动2R机械臂的非线性动力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