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2章 论文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20-26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3页 |
2.1.1 旅游与旅游产业的概念 | 第20-21页 |
2.1.2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 第21页 |
2.1.3 工业旅游的概念 | 第21-23页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第23-26页 |
2.2.1 旅游产业经济学理论 | 第23页 |
2.2.2 区域经济学理论 | 第23页 |
2.2.3 循环经济学理论 | 第23-24页 |
2.2.4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 第24-25页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5-26页 |
第3章 唐山市转型工业旅游的必要性分析 | 第26-41页 |
3.1 唐山市资源型城市特征分析 | 第26-30页 |
3.1.1 唐山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26-28页 |
3.1.2 唐山的资源型城市特征 | 第28-30页 |
3.2 唐山资源型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0-33页 |
3.2.1 三次产业综合发展能力降低 | 第30-31页 |
3.2.2 轻工业与重工业结构不合理 | 第31-32页 |
3.2.3 城市失业率较高 | 第32-33页 |
3.2.4 资源枯竭和浪费问题严重 | 第33页 |
3.3 唐山市发展工业旅游的必要性 | 第33-35页 |
3.3.1 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 | 第33-34页 |
3.3.2 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 | 第34页 |
3.3.3 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 第34-35页 |
3.3.4 有利于改善城市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 | 第35页 |
3.4 唐山市发展工业旅游的条件与机遇 | 第35-41页 |
3.4.1 条件分析 | 第35-39页 |
3.4.2 机遇分析 | 第39-41页 |
第4章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发展工业旅游的经验与启示 | 第41-47页 |
4.1 国外资源型城市发展工业旅游的成功案例 | 第41-43页 |
4.1.1 德国鲁尔的工业遗产旅游(煤城、钢城) | 第41-42页 |
4.1.2 英国伯明翰(煤炭城) | 第42-43页 |
4.2 国内资源型城市发展工业旅游的成功案例 | 第43-44页 |
4.2.1 焦作的转型模式 | 第43-44页 |
4.2.2 铜川市的主题旅游 | 第44页 |
4.3 对唐山市发展工业旅游的经验启示 | 第44-47页 |
4.3.1 正确理解工业遗产价值、加强工业遗产资源开发意识 | 第45页 |
4.3.2 因地制宜、突出工业遗产特色 | 第45页 |
4.3.3 多元开发旅游产品 | 第45-46页 |
4.3.4 工业遗迹保护基础上的修复与重建 | 第46页 |
4.3.5 政府积极主导推进转型工业旅游发展 | 第46-47页 |
第5章 唐山市工业旅游的发展模式与对策 | 第47-60页 |
5.1 唐山市发展工业旅游的原则、目标 | 第47-48页 |
5.1.1 发展工业旅游的原则 | 第47-48页 |
5.1.2 工业旅游开发的目标 | 第48页 |
5.2 唐山市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 第48-54页 |
5.2.1 基于工业遗产的旅游发展模式 | 第49-51页 |
5.2.2 工业科普旅游发展模式 | 第51-52页 |
5.2.3 工企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 第52-54页 |
5.3 唐山市发展工业旅游的对策与建议 | 第54-60页 |
5.3.1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宣传力度 | 第54页 |
5.3.2 健全法制法规,规范旅游经营行为 | 第54-55页 |
5.3.3 工业城市旅游空间的结构优化 | 第55-56页 |
5.3.4 发展工业旅游的接续产业 | 第56-58页 |
5.3.5 改善城市自然和社会环境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