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9-20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一)媒介情境理论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二)微信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三、研究问题及创新 | 第18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一)虚拟民族志 | 第18-19页 |
(二)深度访谈法 | 第19-20页 |
第一章 媒介情境理论视野下的微信朋友圈 | 第20-32页 |
一、微信朋友圈情境概述 | 第20-26页 |
(一)微信朋友圈 | 第20-22页 |
(二)微信朋友圈情境 | 第22-26页 |
二、微信朋友圈情境中新的信息共享规则 | 第26-32页 |
(一)新的信息流动模式 | 第27-29页 |
(二)新的信息共享规则 | 第29-32页 |
第二章 微信朋友圈情境中的角色重构 | 第32-41页 |
一、群体身份角色的重塑——重新定义“我们” | 第32-34页 |
(一)角色形成的基础——共享信息且隐蔽后区行为 | 第32-33页 |
(二)朋友圈情境中群体身份角色的重塑 | 第33-34页 |
二、传统社会化角色转变过程的破坏——从“循序渐进”到“一览无余” | 第34-37页 |
(一)传统社会化进程:各阶段信息情境的逐步展现 | 第35页 |
(二)朋友圈情境中社会化角色转变过程的破坏 | 第35-37页 |
三、权威角色的瓦解——“全知”形象的破灭 | 第37-41页 |
(一)权威地位形成的前提——垄断控制信息和保持神秘感 | 第37-38页 |
(二)朋友圈情境中权威角色的瓦解 | 第38-41页 |
第三章 情境改变带来的行为变化 | 第41-47页 |
一、时空观重塑带来“中区”行为 | 第41-42页 |
二、信息茧房束缚现实交往行为 | 第42-44页 |
三、传播特性促发个人或集体行动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