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论文

社会价值理论视角下为不同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1 文献综述第18-50页
    1.1 心理距离假设及相关研究第18-31页
        1.1.1 心理距离的概念第18-23页
        1.1.2 建构水平理论下的心理距离内涵第23-31页
    1.2 自我-他人心理距离及其相关研究第31-45页
        1.2.1 自我-他人心理距离第32-40页
        1.2.2 不同他人的心理距离第40-44页
        1.2.3 两种界定心理距离的方法第44-45页
    1.3 社会价值理论及相关研究第45-48页
        1.3.1 社会价值的含义第45-46页
        1.3.2 社会价值理论第46-48页
    1.4 存在问题第48-50页
2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第50-70页
    2.1 本研究拟讨论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假设第50-65页
        2.1.1 为不同心理距离他人决策第50-51页
        2.1.2 决策任务的社会价值对为不同他人决策的影响第51-56页
        2.1.3 两种操纵心理距离的方法的有效性第56-61页
        2.1.4 决策者性别及决策任务后果严重性对为不同他人决策的影响第61-65页
    2.2 实证研究的逻辑与框架第65-68页
        2.2.1 实证研究的逻辑关系第65-67页
        2.2.2 实证研究框架第67-68页
    2.3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68-70页
        2.3.1 理论意义第68-69页
        2.3.2 实践意义第69-70页
3 预实验研究第70-77页
    3.1 预实验1 中国背景下三种任务的社会价值分析第70-72页
        3.1.1 被试第70页
        3.1.2 实验材料及程序第70-71页
        3.1.3 结果与分析第71-72页
    3.2 预实验2 金钱任务实验材料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分析第72-73页
        3.2.1 被试第72页
        3.2.2 实验材料及程序第72-73页
        3.2.3 结果与分析第73页
    3.3 预实验3 安全任务实验材料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分析第73-75页
        3.3.1 被试第73-74页
        3.3.2 实验材料及程序第74页
        3.3.3 结果与分析第74-75页
    3.4 预实验4 异性交友任务实验材料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分析第75-76页
        3.4.1 被试第75页
        3.4.2 实验材料及程序第75-76页
        3.4.3 结果与分析第76页
    3.5 预实验5 相似性操纵的实验材料第76-77页
4 研究一 金钱任务上为不同心理距离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第77-90页
    4.1 实验1 得失情境下为具体/笼统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第78-81页
        4.1.1 方法第78-79页
        4.1.2 结果及分析第79-80页
        4.1.3 讨论第80-81页
    4.2 实验2 得失情境下为相似/不相似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第81-87页
        4.2.1 方法第81-83页
        4.2.2 结果及分析第83-86页
        4.2.3 讨论第86-87页
    4.3 研究一 讨论第87-90页
        4.3.1 两种心理距离操纵的比较第87-88页
        4.3.2 金钱任务的社会价值取向第88-89页
        4.3.3 相关影响因素第89-90页
5 研究二 安全任务上为不同心理距离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第90-99页
    5.1 实验3 安全决策任务上为具体/笼统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第90-93页
        5.1.1 方法第90-91页
        5.1.2 结果及分析第91-92页
        5.1.3 讨论第92-93页
    5.2 实验4 安全决策任务上为相似/不相似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第93-97页
        5.2.1 方法第93-94页
        5.2.2 结果及分析第94-96页
        5.2.3 讨论第96-97页
    5.3 研究二 讨论第97-99页
        5.3.1 两种心理距离操纵的比较第97页
        5.3.2 安全任务的社会价值取向第97-98页
        5.3.3 相关影响因素第98-99页
6 研究三 异性交友决策任务上为不同心理距离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第99-111页
    6.1 实验5 异性交友决策任务上为具体/笼统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第100-103页
        6.1.1 方法第100-101页
        6.1.2 结果及分析第101-102页
        6.1.3 讨论第102-103页
    6.2 实验6 异性交友决策任务上为相似/不相似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第103-107页
        6.2.1 方法第103-104页
        6.2.2 结果及分析第104-106页
        6.2.3 讨论第106-107页
    6.3 研究三 讨论第107-111页
        6.3.1 两种心理距离操纵的比较第107-109页
        6.3.2 交友任务的社会价值取向第109页
        6.3.3 相关影响因素第109-111页
7 总讨论第111-122页
    7.1 不同任务的敏感性和社会价值取向第111-113页
    7.2 不同他人操纵方式的比较讨论第113-114页
    7.3 性别、后果严重性的影响因素第114-117页
        7.3.1 性别第115页
        7.3.2 后果严重性第115-117页
    7.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17-119页
        7.4.1 理论创新第117-118页
        7.4.2 内容创新第118页
        7.4.3 方法创新第118页
        7.4.4 视角创新第118-119页
        7.4.5 应用创新第119页
    7.5 本研究的局限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19-122页
        7.5.1 本研究的局限第119-120页
        7.5.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40页
附录第140-158页
后记第158-160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包容性金融发展评价及其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
下一篇:WQDC公司供应链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