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1.2.1 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 | 第10-11页 |
1.2.2 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研究 | 第11-12页 |
1.2.3 农民工市民化的动因 | 第12页 |
1.2.4 农民工市民化的措施 | 第12-13页 |
1.2.5 不同规模城市的农民工市民化 | 第13页 |
1.2.6 文献研究现状评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5 研究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1.5.1 研究数据来源 | 第16-17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1 农民、农民工与市民 | 第19页 |
2.1.2 农民工市民化 | 第19-20页 |
2.2 二元结构理论 | 第20页 |
2.3 人口迁移理论 | 第20-21页 |
2.3.1 “推力——拉力”理论 | 第20-21页 |
2.3.2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 第21页 |
2.4 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 第21-22页 |
2.5 地域分工理论 | 第22-25页 |
第3章 农民工个体特征对其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分析 | 第25-35页 |
3.1 性别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 | 第25页 |
3.2 年龄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 | 第25-26页 |
3.3 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 | 第26-27页 |
3.4 年收入水平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 | 第27-28页 |
3.5 农民工个体特征对其市民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8-35页 |
3.5.1 模型构建 | 第28-29页 |
3.5.2 变量及数据的选取 | 第29页 |
3.5.3 实证分析 | 第29-31页 |
3.5.4 农民工个体特征对其市民化影响的交互分析 | 第31-35页 |
第4章 制度及政策因素对其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分析 | 第35-41页 |
4.1 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制度及政策因素 | 第35-39页 |
4.1.1 户籍制度 | 第35-36页 |
4.1.2 土地制度 | 第36-37页 |
4.1.3 社会保障制度 | 第37-38页 |
4.1.4 惠农政策 | 第38-39页 |
4.2 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制度及政策因素的统计学分析 | 第39-41页 |
第5章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结构对其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分析 | 第41-49页 |
5.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第41页 |
5.2 变量和数据说明 | 第41-44页 |
5.2.1 变量选取 | 第41-42页 |
5.2.2 数据说明 | 第42-44页 |
5.3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5.3.1 模型估计 | 第44页 |
5.3.2 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5.4 农民工就地市民化公共成本分析——以常德市为例 | 第45-49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9-5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6.1.1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总体不高,意愿选择主要受三类因素影响 | 第49页 |
6.1.2 经济因素决定农民工市民化意愿 | 第49-50页 |
6.1.3 三线城市市民化成本约为特大(大)城市的1/4 | 第50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0-55页 |
6.2.1 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50-51页 |
6.2.2 完善户籍制度改革 | 第51-52页 |
6.2.3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住房体系 | 第52-53页 |
6.2.4 完善农民土地退出制度 | 第53-54页 |
6.2.5 引导农民工在三四线城市实现市民化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9-61页 |
附录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原因研究调查问卷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