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1.1 葡萄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1.1 葡萄白粉病病原 | 第10页 |
1.1.2 葡萄白粉病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 | 第10页 |
1.1.3 葡萄白粉病防治方法 | 第10-11页 |
1.1.4 葡萄白粉病抗性研究进展 | 第11页 |
1.2 植物抗病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3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 | 第12-15页 |
1.3.1 植物样品蛋白质的提取方法 | 第12-13页 |
1.3.2 双向凝胶电泳 | 第13-14页 |
1.3.3 质谱技术 | 第14页 |
1.3.4 蛋白质芯片技术 | 第14页 |
1.3.5 酵母双杂交系统 | 第14页 |
1.3.6 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 | 第14页 |
1.3.7 蛋白质组数据库 | 第14-15页 |
1.4 葡萄蛋白质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4.1 葡萄成熟衰老相关蛋白质组研究 | 第15页 |
1.4.2 环境胁迫下葡萄蛋白质组研究 | 第15-16页 |
1.5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材料方法 | 第17-21页 |
2.1 材料 | 第17-18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17页 |
2.1.2 化学试剂 | 第17-18页 |
2.2 方法 | 第18-21页 |
2.2.1 葡萄叶片白粉菌接种方法 | 第18页 |
2.2.2 葡萄叶片蛋白质提取 | 第18-19页 |
2.2.3 双向凝胶电泳 | 第19-20页 |
2.2.4 图像扫描处理以及差异蛋白质点的质谱鉴定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1-43页 |
3.1 不同蛋白质提取方法对葡萄叶片提取效率的分析 | 第21页 |
3.2 不同蛋白质上样量对葡萄叶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的影响 | 第21-22页 |
3.3 葡萄白粉病接种诱导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 第22-37页 |
3.4 葡萄白粉病接种诱导的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分类及亚细胞定位 | 第37-38页 |
3.5 抗病葡萄白粉病接种诱导差异蛋白表达丰度变化 | 第38-43页 |
3.5.1 葡萄白粉病接种诱导 6 h差异蛋白表达丰度变化 | 第38-39页 |
3.5.2 葡萄白粉病接种诱导 24 h差异蛋白表达丰度变化 | 第39-40页 |
3.5.3 葡萄白粉病接种诱导 48 h差异蛋白表达丰度变化 | 第40-41页 |
3.5.4 葡萄白粉病接种诱导 96 h差异蛋白质表达丰度变化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3-50页 |
4.1 葡萄叶片不同蛋白质提取方法 | 第43页 |
4.2 葡萄白粉病接种诱导差异蛋白质的功能讨论 | 第43-50页 |
4.2.1 与抗病相关的蛋白质 | 第43-45页 |
4.2.2 与氧化胁迫反应的蛋白质 | 第45-46页 |
4.2.3 与次生代谢相关的蛋白质 | 第46-47页 |
4.2.4 与蛋白质代谢相关的蛋白质 | 第47-48页 |
4.2.5 与氨基酸代谢有关的蛋白质 | 第48页 |
4.2.6 功能未知蛋白质 | 第48-49页 |
4.2.7 其他代谢相关蛋白质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缩略词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