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论文

丛枝菌根真菌对垂穗披碱草吸收有机氮的研究

摘要第6-7页
英文摘要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1 垂穗披碱草第11页
    1.2 丛枝菌根真菌对氮的吸收第11-13页
    1.3 植物对有机氮的吸收第13-14页
    1.4 根系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第14-15页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第二章8份垂穗披碱草在不同氮源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第16-21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6-17页
        2.1.1 试验材料第16-17页
        2.1.2 试验方法第17页
        2.1.3 数据处理第17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17-19页
        2.2.1 氮源的筛选第17-18页
        2.2.2 品种的筛选第18-19页
        2.2.3 浓度的筛选第19页
    2.3 讨论第19-21页
第三章 丛枝菌根真菌对垂穗披碱草吸收不同氮源的影响第21-4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1-25页
        3.1.1 试验材料第21页
        3.1.2 试验方法第21-22页
        3.1.3 测定项目第22-25页
        3.1.4 数据处理第25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5-37页
        3.2.1 丛枝菌根真菌对垂穗披碱草根系的影响第25-31页
        3.2.2 丛枝菌根真菌对垂穗披碱草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第31页
        3.2.3 丛枝菌根真菌对垂穗披碱草叶绿素及类胡萝卜含量的影响第31-34页
        3.2.4 丛枝菌根真菌对垂穗披碱草吸收氮素效率的影响第34-37页
    3.3 讨论第37-41页
        3.3.1 丛枝菌根真菌对垂穗披碱草根系的影响第37-39页
        3.3.2 丛枝菌根真菌对垂穗披碱草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第39页
        3.3.3 丛枝菌根真菌对垂穗披碱草叶绿素及类胡萝卜含量的影响第39-40页
        3.3.4 丛枝菌根真菌对垂穗披碱草吸收氮素效率的影响第40-41页
第四章 丛枝菌根真菌对垂穗披碱草在无机态氮缺乏胁迫下抗氧化作用第41-48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1-43页
        4.1.1 试验材料第41页
        4.1.2 试验方法第41页
        4.1.3 测定项目第41-43页
        4.1.4 数据处理第43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3-46页
        4.2.1 丛枝菌根真菌对垂穗披碱草膜透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第43-44页
        4.2.2 枝菌根真菌对垂穗披碱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44-46页
    4.3 讨论第46-48页
第五章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6页
致谢第56-57页
作者简介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村镇银行在“三农”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一带一路”背景下宁波保税区和自贸区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