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1.1 前言 | 第13页 |
1.2 家兔肠道菌群结构 | 第13-16页 |
1.2.1 家兔胚胎期肠道菌群结构特点 | 第14页 |
1.2.2 家兔出生时肠道菌群结构特点 | 第14页 |
1.2.3 家兔哺乳期肠道菌群结构特点 | 第14-15页 |
1.2.4 家兔补饲期肠道菌群结构特点 | 第15页 |
1.2.5 家兔断奶后肠道菌群变化特点 | 第15-16页 |
1.2.6 成年家兔肠道菌群变化特点 | 第16页 |
1.3 家兔肠道菌群的功能 | 第16-17页 |
1.3.1 促进饲料消化及养分利用 | 第16页 |
1.3.2 肠道屏障作用 | 第16页 |
1.3.3 促进肠道发育 | 第16-17页 |
1.3.4 刺激免疫器官发育和调节宿主免疫功能 | 第17页 |
1.4 影响肠道菌群结构的主要因素 | 第17-21页 |
1.4.1 日粮 | 第17-18页 |
1.4.2 饲养环境 | 第18页 |
1.4.3 生理状况 | 第18页 |
1.4.4 抗生素及其替代品 | 第18-21页 |
1.5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1.5.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1-23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断奶幼兔盲肠微生物的多样性 | 第24-37页 |
2.1 前言 | 第24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2.2.1 试验动物及饲粮 | 第24-26页 |
2.2.2 样品采集 | 第26页 |
2.2.3 盲肠内容物微生物总DNA的提取 | 第26页 |
2.2.4 16S rDNA测序 | 第26页 |
2.2.5 生物信息分析 | 第26页 |
2.2.6 数据统计 | 第26-27页 |
2.3 结果 | 第27-34页 |
2.3.1 测序结果的质量分析 | 第27页 |
2.3.2 微生物群落的 α 多样性分析 | 第27-28页 |
2.3.3 样品群落组成分析 | 第28-33页 |
2.3.4 β 多样性分析 | 第33-34页 |
2.4 讨论 | 第34-36页 |
2.5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两种复合添加剂分阶段添加对肉兔肠道健康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37-51页 |
3.1 前言 | 第37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7-42页 |
3.2.1 试验材料 | 第37-38页 |
3.2.2 试验设计 | 第38页 |
3.2.3 试验日粮与饲养管理 | 第38-39页 |
3.2.4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方法 | 第39-42页 |
3.3 统计分析 | 第42页 |
3.4 结果 | 第42-48页 |
3.4.1 两种复合添加剂分阶段添加对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3.4.2 两种复合添加剂分阶段添加对肉兔盲肠发酵参数的影响 | 第43-46页 |
3.4.3 两种复合添加剂分阶段添加对肉兔回肠和盲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3.4.4 两种复合添加剂分阶段添加对肉兔十二指肠形态的影响 | 第47-48页 |
3.5 讨论 | 第48-50页 |
3.6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1-52页 |
4.1 结论 | 第51页 |
4.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附录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