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理论依据 | 第14-15页 |
1.3.1 经济增长理论 | 第14-15页 |
1.3.2 西方节俭理论 | 第15页 |
1.3.3 公共领域理论 | 第15页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5-18页 |
1.4.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1.4.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1.4.3 简单评述 | 第17-18页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盛泽镇实施节约用电管理的必要性 | 第20-27页 |
2.1 盛泽镇用电现状 | 第20-24页 |
2.1.1 工业用电占比高、用电总量大 | 第20-22页 |
2.1.2 规模以上企业万元产值能耗和电耗高 | 第22页 |
2.1.3 重点耗能、耗电企业数量多 | 第22-24页 |
2.2 节约用电管理对盛泽镇发展的实践意义 | 第24-27页 |
2.2.1 有利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 第24页 |
2.2.2 有助于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 | 第24-25页 |
2.2.3 有助于改善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 | 第25页 |
2.2.4 有助于提高企业、居民的节电、节能意识 | 第25-26页 |
2.2.5 有助于优化盛泽镇的纺织产业结构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盛泽镇节约用电管理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7-31页 |
3.1 盛泽镇节约用电管理现状 | 第27页 |
3.1.1 对节约用电管理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 第27页 |
3.1.2 有设定节约用电管理主管部门 | 第27页 |
3.1.3 节约用电管理整体成效比较低 | 第27页 |
3.2 盛泽镇节约用电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3.2.1 节电机制和管理体系建立不完善 | 第27-28页 |
3.2.2 节电奖励政策成效未能有效发挥 | 第28页 |
3.2.3 节电目标设定不明确 | 第28-29页 |
3.2.4 节能意识比较薄弱、节电知识宣传不到位 | 第29页 |
3.2.5 专业技术和数据管理人员缺乏 | 第29-30页 |
3.3 盛泽镇节约用电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0-31页 |
3.3.1 政府考核机制因素 | 第30页 |
3.3.2 人员岗位设置因素 | 第30页 |
3.3.3 激励政策有效性因素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国内外节能管理措施的经验启示 | 第31-36页 |
4.1 美国节能工作主要做法 | 第31-32页 |
4.1.1 运用法律手段强化节能工作 | 第31页 |
4.1.2 设立专职机构负责节能工作 | 第31页 |
4.1.3 制定奖励政策推动节能工作开展 | 第31页 |
4.1.4 重视能效标准制定和执行 | 第31页 |
4.1.5 发挥市场基础作用,强力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 | 第31-32页 |
4.1.6 引导居民减少能源消费,发挥政府机构节能带头作用 | 第32页 |
4.1.7 重视能源采购管理,签订自愿节能协议 | 第32页 |
4.2 英国节能减排工作做法 | 第32-33页 |
4.2.1 根据产业特点推动节能工作开展 | 第32-33页 |
4.2.2 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节能减排工作 | 第33页 |
4.2.3 多渠道进行节能知识宣传 | 第33页 |
4.3 日本节能减排重要措施 | 第33-34页 |
4.3.1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能效标准 | 第33页 |
4.3.2 以重点行业为抓手,推动节能工作 | 第33页 |
4.3.3 制定奖励机制,推动节能技术创新 | 第33-34页 |
4.3.4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 第34页 |
4.4 浙江省节能工作主要措施 | 第34-35页 |
4.4.1 努力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 | 第34页 |
4.4.2 制定节能经济政策 | 第34页 |
4.4.3 加大节能监察力度 | 第34页 |
4.4.4 注重节能宣传教育活动 | 第34-35页 |
4.5 经验启示 | 第35-36页 |
第五章 改进盛泽镇节约用电管理的对策 | 第36-51页 |
5.1 加强组织保障,完善节电管理工作机制 | 第36页 |
5.1.1 加强组织保障 | 第36页 |
5.1.2 完善节约用电管理工作机制 | 第36页 |
5.2 加大节电奖励力度,制定超耗处罚措施 | 第36-37页 |
5.2.1 加大奖励政策的支持力度 | 第36页 |
5.2.2 制定超耗处罚措施 | 第36-37页 |
5.3 明确主体,引导企业开展节电项目 | 第37-42页 |
5.3.1 明确节约用电主体对象 | 第37页 |
5.3.2 引导重点用电企业开展各类节电改造项目 | 第37-38页 |
5.3.3 引导重点用电企业实施各类用电管理项目 | 第38-42页 |
5.4 加强政府监督,推进监测、监察工作 | 第42-43页 |
5.4.1 加强电力消耗在线监测,实时掌握企业用电情况 | 第42-43页 |
5.4.2 加大节能监察力度,引导企业重视节约用电工作 | 第43页 |
5.5 新项目用电评估,源头上把控电力消耗 | 第43-45页 |
5.5.1 严把能源消耗增长和污染物排放的源头关 | 第43-44页 |
5.5.2 做好新增用电需求的数据预测 | 第44-45页 |
5.6 政府带头,发挥公共机构节能示范作用 | 第45-46页 |
5.6.1 公共机构与公共机构节能的定义 | 第45页 |
5.6.2 公共机构节能的意义 | 第45-46页 |
5.6.3 以公共机构节能为推动力,促进节约用电工作开展 | 第46页 |
5.7 广泛宣传,提升居民节约用电意识 | 第46-48页 |
5.7.1 重视国家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的推广 | 第46-48页 |
5.7.2 通过节能宣传周活动扩大节约用电影响面 | 第48页 |
5.8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节电人员专业技能 | 第48-51页 |
5.8.1 推动重点用能企业参加能源管理师培训 | 第48-49页 |
5.8.2 万元产值能耗(电耗)计算及单位产品能耗(电耗)限额培训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