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全光谱及蓄光型TiO2、氮化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摘要第3-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文献综述与选题第15-55页
    1.1 光催化剂的主要类型及应用第16-21页
        1.1.1 光催化剂的应用第16-19页
        1.1.2 光催化剂的主要类型第19-21页
    1.2 二氧化钛的结构、改性及制备第21-28页
        1.2.1 TiO_2光催化反应机理第22页
        1.2.2 TiO_2光催化的影响因素第22-25页
        1.2.3 TiO_2的制备与改性第25-28页
    1.3 g-C_3N_4结构、性质与制备第28-32页
        1.3.1 g-C_3N_4光催化反应机理第29页
        1.3.2 g-C_3N_4的制备与改性第29-32页
    1.4 纳米材料热力学第32页
    1.5 长余辉发光材料改性TiO_2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第32-36页
        1.5.1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种类第33页
        1.5.2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第33-34页
        1.5.3 长余辉发光材料改性TiO_2第34-36页
    1.6 上转换材料第36-38页
        1.6.1 上转换材料的种类及发光机理第36-37页
        1.6.2 上转换材料与光催化剂的结合第37-38页
    1.7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55页
第二章 掺杂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第55-107页
    2.1 实验部分第55-62页
        2.1.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55-57页
        2.1.2 钛基光催化剂的制备第57-58页
        2.1.3 光催化反应性能和催化剂表征第58-62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62-101页
        2.2.1 金属、非金属单掺杂TiO_2光催化性能第62-66页
        2.2.2 改性TiO_2的吸附性能研究第66-82页
        2.2.3 金属、非金属共掺杂TiO_2的光催化性能第82-95页
        2.2.4 Ag@AgX-TiO_2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第95-101页
    2.3 小结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7页
第三章 氮化碳聚合物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第107-139页
    3.1 实验部分第107-110页
        3.1.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107-109页
        3.1.2 氮化碳聚合物催化剂的制备第109-110页
        3.1.3 氮化碳光催化反应性能第110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110-134页
        3.2.1 不同前驱物制备g-C_3N_4特性及其光催化结果第110-121页
        3.2.2 掺杂型氮化碳基催化剂的光降解催化性能第121-134页
    3.3 小结第134-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39页
第四章 全光谱TiO_2、氮化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第139-167页
    4.1 实验部分第139-142页
        4.1.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139-141页
        4.1.2 实验材料制备第141-142页
        4.1.3 复合材料的光催化反应性能第142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142-162页
        4.2.1 上转换材料与N-TiO_2复合材料的性能第142-155页
        4.2.2 上转换材料与g-C_3N_4复合材料的性能第155-158页
        4.2.3 上转换材料与N-TiO_2/g-C_3N_4复合材料的性能第158-162页
    4.3 小结第162-164页
    参考文献第164-167页
第五章 蓄光型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第167-187页
    5.1 实验部分第167-171页
        5.1.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167-168页
        5.1.2 实验材料制备第168-170页
        5.1.3 蓄光催化剂的光催化反应性能第170-171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171-186页
        5.2.1 复合材料的抑菌性能第171-176页
        5.2.2 蓄光催化剂的甲基橙降解性能第176-186页
    5.3 小结第186-187页
参考文献第187-189页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第189-191页
    6.1 结论第189-190页
    6.2 建议及展望第190-191页
致谢第191-19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93-195页
博士学位论文独创性说明第195页

论文共1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吴江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研究
下一篇:盛泽镇节约用电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