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性态分析下净碳排放脱钩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1.2.1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2.2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2.1.1 成本性态分析理论 | 第14-15页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5-16页 |
2.1.3 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理论 | 第16-17页 |
2.1.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第17-18页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2.2.1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文献综述 | 第18-20页 |
2.2.2 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 第20页 |
2.2.3 碳排放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评估模型选择与性态分析 | 第22-32页 |
3.1 脱钩评价模型与选择 | 第22-25页 |
3.1.1 脱钩评估模式 | 第22-23页 |
3.1.2 脱钩测评方法与选择 | 第23-25页 |
3.2 碳源和碳汇计算方法 | 第25-27页 |
3.2.1 碳源测度方法 | 第25-26页 |
3.2.2 碳汇测度方法 | 第26-27页 |
3.3 碳排放驱动因素性态分析与模型构建 | 第27-32页 |
3.3.1 碳排放驱动因素性态分析 | 第27-30页 |
3.3.2 Tapio拓展模型构建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净碳排放时空变化研究 | 第32-48页 |
4.1 数据来源与整理 | 第32页 |
4.2 总体净碳排放发展研究 | 第32-41页 |
4.2.1 总体净碳排放数量变化分析 | 第32-37页 |
4.2.2 总体净碳排放空间重心轨迹变化测度 | 第37-41页 |
4.3 各区域净碳排放发展研究 | 第41-48页 |
4.3.1 各区域净碳排放数量变化分析 | 第41-45页 |
4.3.2 各区域净碳排放重心轨迹变化测度 | 第45-48页 |
第五章 净碳排放脱钩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 第48-66页 |
5.1 数据来源与整理 | 第48页 |
5.2 净碳排放脱钩测度研究 | 第48-58页 |
5.2.1 总体净碳排放脱钩测度 | 第48-50页 |
5.2.2 各地区净碳排放脱钩测度 | 第50-56页 |
5.2.3 森林碳汇的杠杆效应 | 第56-58页 |
5.3 净碳排放脱钩驱动因素的贡献度 | 第58-66页 |
5.3.1 动态演化脱钩驱动因素贡献度测量 | 第58-62页 |
5.3.2 驱动因素实证回归分析 | 第62-66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66-69页 |
6.1 结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6.2 政策启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