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9-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5 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6-29页 |
2.1 航运金融 | 第16-20页 |
2.1.1 航运金融的概念 | 第16-18页 |
2.1.2 航运金融的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2.1.3 航运金融的推进措施 | 第19-20页 |
2.2 中小航运企业融资 | 第20-21页 |
2.2.1 中小航运企业的现状 | 第20页 |
2.2.2 中小航运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 第20-21页 |
2.3 船舶融资 | 第21-24页 |
2.3.1 船舶融资模式 | 第23页 |
2.3.2 船舶融资模式评价 | 第23-24页 |
2.3.3 船舶融资风险分析 | 第24页 |
2.4 概念界定 | 第24-29页 |
2.4.1 航运业定义及分类 | 第24-26页 |
2.4.2 中小航运企业的概念界定 | 第26-29页 |
第三章 我国中小航运企业船舶融资的特点与现状分析 | 第29-37页 |
3.1 中小航运企业船舶融资的特点分析 | 第29-33页 |
3.1.1 我国中小航运企业的特点 | 第29-30页 |
3.1.2 我国中小航运企业船舶融资的特点 | 第30-33页 |
3.2 我国中小航运企业船舶融资的现状分析 | 第33-37页 |
3.2.1 我国航运金融市场的特点 | 第33页 |
3.2.2 我国中小航运企业船舶融资的政策环境分析 | 第33-35页 |
3.2.3 我国中小航运企业船舶融资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35-37页 |
第四章 中小航运企业船舶融资模式及其流程分析 | 第37-49页 |
4.1 船舶融资模式的国内实践 | 第37-45页 |
4.1.1 银行贷款融资模式 | 第37-39页 |
4.1.2 商业信托融资模式 | 第39-40页 |
4.1.3 股权融资模式 | 第40-41页 |
4.1.4 债券融资模式 | 第41-42页 |
4.1.5 船舶融资租赁模式 | 第42-44页 |
4.1.6 船舶产业基金模式 | 第44-45页 |
4.2 船舶融资模式的国外借鉴 | 第45-49页 |
4.2.1 德国KG基金融资模式 | 第45-46页 |
4.2.2 新加坡海运信托基金模式(MFI) | 第46-47页 |
4.2.3 伊斯兰基金(Sukuk) | 第47-48页 |
4.2.4 国外主要船舶产业基金比较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基于AHP-TOPSIS方法的中小航运企业船舶融资模式选择 | 第49-57页 |
5.1 层次分析法(AHP法) | 第49-54页 |
5.1.1 优选因素的选取 | 第50-51页 |
5.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1-54页 |
5.2 TOPSIS法 | 第54页 |
5.3 AHP-TOPSIS法 | 第54-57页 |
第六章 中小航运企业船舶融资模式优化选择案例分析 | 第57-61页 |
6.1 企业概况 | 第57页 |
6.2 运用AHP-TOPSIS法对船舶融资模式进行优化选择 | 第57-61页 |
6.2.1 基于AHP方法对中小航运企业船舶融资的选择因素分配权重 | 第57-58页 |
6.2.2 中小航运企业船舶融资模式的AHP-TOPSIS优选 | 第58-6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附录 | 第67-77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