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地形的数字化表达与DEM的不确定性 | 第11-12页 |
1.2.2 基于遥感的地形变化信息提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基于机载LiDAR的地形变化信息提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论文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第16-21页 |
1.3.1 论文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3.4 章节安排 | 第20-21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2 机载LiDAR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22-34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2-24页 |
2.1.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第22-23页 |
2.1.2 研究区生产作业概况 | 第23-24页 |
2.2 机载LiDAR数据采集 | 第24-25页 |
2.3 机载LiDAR数据预处理 | 第25页 |
2.4 机载LiDAR数据后处理 | 第25-32页 |
2.4.1 点云滤波 | 第25-29页 |
2.4.2 DEM构建 | 第29-30页 |
2.4.3 DEM精度分析 | 第30-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3 多时相DEM地形变化信息的量化 | 第34-50页 |
3.1 多时相DEM高程差量化问题的初步分析 | 第34-36页 |
3.1.1 不确定性的度量 | 第34页 |
3.1.2 多时相DEM高程差不确定性的量化步骤 | 第34-36页 |
3.2 DEM高程变化的最小可探测阈值 | 第36-38页 |
3.3 Z不确定性的传播 | 第38-39页 |
3.4 Z不确定性的显著性评价 | 第39-40页 |
3.5 差值DEM不确定性的量化及贝叶斯修正 | 第40-49页 |
3.5.1 模糊推理系统 | 第40-42页 |
3.5.2 误差相关表面 | 第42-44页 |
3.5.3 差值DEM计算 | 第44-45页 |
3.5.4 沉陷区空间相干单元 | 第45-46页 |
3.5.5 贝叶斯修正 | 第46-49页 |
3.6 实验分析 | 第4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非开采沉陷导致地形变化信息的去除与沉陷盆地拟合分析 | 第50-56页 |
4.1 基于坡度和高程分析的非开采沉陷导致地形变化信息的去除 | 第50页 |
4.2 沉陷盆地剖面多项式拟合 | 第50页 |
4.3 沉陷盆地信息提取 | 第50-51页 |
4.4 实验分析 | 第51-55页 |
4.4.1 非开采沉陷导致地形变化信息的去除实验结果 | 第51-52页 |
4.4.2 沉陷盆地剖面拟合实验结果 | 第52-54页 |
4.4.3 沉陷盆地信息提取结果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6页 |
5.2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作者简历 | 第64-6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