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运行体系的配电网故障抢修指挥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1 配网故障抢修的发展 | 第8页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大运行体系概述与配抢平台实现的关键技术 | 第11-18页 |
2.1 建设背景 | 第11页 |
2.2 配抢运行模式 | 第11-13页 |
2.2.1 故障研判 | 第11-12页 |
2.2.2 工单处理 | 第12页 |
2.2.3 故障处理 | 第12-13页 |
2.3 岗位职责 | 第13-14页 |
2.4 浏览器/服务器架构 | 第14页 |
2.4.1 架构简介 | 第14页 |
2.4.2 浏览器/服务器架构优点 | 第14页 |
2.5 J2EE框架 | 第14-16页 |
2.5.1 框架简介 | 第14-15页 |
2.5.2 J2EE内部组件服务 | 第15页 |
2.5.3 J2EE优势 | 第15-16页 |
2.6 FLEX技术 | 第16-17页 |
2.6.1 Flex简介 | 第16页 |
2.6.2 Flex技术框架 | 第16-17页 |
2.6.3 Flex优势 | 第1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配电网故障抢修指挥平台的解决方案 | 第18-36页 |
3.1 设计依据及总体架构 | 第18-19页 |
3.1.1 设计依据与原则 | 第18页 |
3.1.2 总体架构 | 第18-19页 |
3.2 以故障抢修单为核心的数据库设计 | 第19-24页 |
3.2.1 数据库逻辑设计 | 第19-20页 |
3.2.2 数据表设计 | 第20-24页 |
3.3 基于大运行体系下应用的功能设计 | 第24-33页 |
3.3.1 报修受理模块 | 第25-27页 |
3.3.2 接单派工模块 | 第27-30页 |
3.3.3 现场接单模块 | 第30-31页 |
3.3.4 到达现场确认模块 | 第31-32页 |
3.3.5 现场故障确认模块 | 第32页 |
3.3.6 回单 | 第32-33页 |
3.4 基于营配调贯通的系统集成设计 | 第33-35页 |
3.4.1 与配电生产系统集成 | 第34页 |
3.4.2 与营销系统集成 | 第34页 |
3.4.3 与电网GIS平台集成 | 第34页 |
3.4.4 与国网95598系统集成 | 第34-35页 |
3.4.5 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集成 | 第35页 |
3.4.6 与移动作业平台集成 | 第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配电网抢修指挥平台系统的实现 | 第36-50页 |
4.1 开发环境 | 第36-37页 |
4.1.1 开发工具 | 第36页 |
4.1.2 使用的第三方软件包 | 第36-37页 |
4.2 分层技术架构的实现 | 第37-39页 |
4.2.1 视图层 | 第38页 |
4.2.2 控制层 | 第38-39页 |
4.2.3 业务逻辑层 | 第39页 |
4.2.4 数据服务层 | 第39页 |
4.3 配电网抢修指挥平台功能的模块实现 | 第39-48页 |
4.3.1 报修受理模块 | 第39-41页 |
4.3.2 接单派工模块 | 第41-43页 |
4.3.3 现场接单模块 | 第43-45页 |
4.3.4 到达现场确认模块 | 第45-46页 |
4.3.5 现场故障确认模块 | 第46-47页 |
4.3.6 回单模块 | 第47-48页 |
4.4 配电网故障抢修平台设计与开发的亮点 | 第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5.1 结论 | 第50页 |
5.2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A | 第55-56页 |
附录B | 第5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