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状软土冻融前后物理力学特性差异性研究
| 致谢 | 第3-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1.2.1 冻融作用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2 冻融作用对土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2.3 冻融作用对土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2.4 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18-28页 |
| 2.1 试验目的 | 第18页 |
| 2.2 试验材料 | 第18-20页 |
| 2.2.1 试验材料的选择 | 第18页 |
| 2.2.2 宁波地区软土的基本特性 | 第18-19页 |
| 2.2.3 试验土样的基本物理性质 | 第19-20页 |
| 2.3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20-27页 |
| 2.3.1 试验内容与规划 | 第20页 |
| 2.3.2 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20-27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原状软土冻融前后物理性质差异性研究 | 第28-51页 |
| 3.1 引言 | 第28页 |
| 3.2 冻融前后含水率的差异 | 第28-33页 |
| 3.2.1 冷端温度对冻融前后含水率分布的影响 | 第28-31页 |
| 3.2.2 解冻条件对冻融前后含水率分布的影响 | 第31-33页 |
| 3.3 冻融前后干密度的差异 | 第33-38页 |
| 3.3.1 冷端温度对冻融前后干密度的影响 | 第34-36页 |
| 3.3.2 解冻条件对冻融前后干密度的影响 | 第36-38页 |
| 3.4 冻融前后比重的差异 | 第38-40页 |
| 3.4.1 冷端温度对冻融前后比重的影响 | 第39页 |
| 3.4.2 解冻条件对冻融前后比重的影响 | 第39-40页 |
| 3.5 冻融前后界限含水率的差异 | 第40-42页 |
| 3.5.1 冷端温度对冻融前后界限含水率的影响 | 第40-42页 |
| 3.5.2 解冻条件对冻融前后界限含水率的影响 | 第42页 |
| 3.6 冻融前后孔隙比的差异 | 第42-47页 |
| 3.6.1 冷端温度对冻融前后孔隙比的影响 | 第43-45页 |
| 3.6.2 解冻条件对冻融前后孔隙比的影响 | 第45-47页 |
| 3.7 冻融前后渗透性的差异 | 第47-50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四章 原状软土冻融前后力学特性差异性研究 | 第51-64页 |
| 4.1 引言 | 第51页 |
| 4.2 冻融前后压缩性的差异 | 第51-59页 |
| 4.2.1 冷端温度对冻融前后压缩性的影响 | 第52-55页 |
| 4.2.2 解冻条件对冻融前后压缩性的影响 | 第55-59页 |
| 4.3 冻融前后抗剪强度的差异 | 第59-63页 |
| 4.3.1 冷端温度对冻融前后静强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 4.3.2 冷端温度对冻融前后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60-6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 5.1 结论 | 第64-65页 |
| 5.2 展望 | 第65-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