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论文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效率评价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6-35页
    1.1 问题背景第16-18页
        1.1.1 研究背景第16-18页
        1.1.2 研究意义第18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8-31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8-22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22-30页
        1.2.3 简要评述第30-31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31-32页
        1.3.1 研究思路第31-32页
        1.3.2 研究方法第32页
    1.4 章节安排第32-33页
    1.5 本文创新点第33-35页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框架构建第35-48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35-38页
        2.1.1 生态经济第35页
        2.1.2 区域生态经济第35-36页
        2.1.3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第36页
        2.1.4 区域生态经济效率第36-38页
    2.2 区域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的理论基础第38-42页
        2.2.1 循环经济理论第38-40页
        2.2.2 生态经济理论第40页
        2.2.3 协同进化论第40-41页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41-42页
    2.3 区域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的理论框架第42-45页
        2.3.1 区域生态经济效率的评价主体第43页
        2.3.2 区域生态经济效率的评价客体第43页
        2.3.3 区域生态经济效率的评价目标第43-44页
        2.3.4 区域生态经济效率的评价指标第44-45页
        2.3.5 区域生态经济效率的评价方法第45页
        2.3.6 区域生态经济效率的评价标准第45页
    2.4 本文研究框架的确立第45-47页
        2.4.1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指标体系构建第46页
        2.4.2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内部结构特征分析第46页
        2.4.3 考虑内部结构特征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率测算第46-47页
        2.4.4 提升区域生态经济效率的对策建议第47页
    2.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指标体系构建第48-59页
    3.1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内涵第48-50页
        3.1.1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内涵第48页
        3.1.2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主要内容第48-50页
    3.2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50-52页
        3.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50-51页
        3.2.2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特殊性第51-52页
    3.3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第52-58页
        3.3.1 经济子系统第54-55页
        3.3.2 社会子系统第55-57页
        3.3.3 生态环境子系统第57-58页
    3.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4章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内部结构特征分析第59-86页
    4.1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系统特性分析第59-61页
        4.1.1 因果特性第59-60页
        4.1.2 多重反馈特性第60页
        4.1.3 系统非线性第60-61页
        4.1.4 系统惯性第61页
    4.2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作用机理分析第61-63页
        4.2.1 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分析第61-62页
        4.2.2 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三者之间协同关系分析第62-63页
    4.3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协同演化模型构建第63-84页
        4.3.1 三系统协同演化模型的发展第63-66页
        4.3.2 基于分数阶差分方程和遗传算法的协同演化模型第66-71页
        4.3.3 系统有序度水平的评价模型第71-74页
        4.3.4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74-84页
    4.4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5章 考虑系统内部结构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第86-113页
    5.1 传统网络DEA模型第86-92页
        5.1.1 串联式结构第86-88页
        5.1.2 并联式结构第88-90页
        5.1.3 混合式结构第90-92页
    5.2 矩阵型网络DEA模型的构建第92-98页
        5.2.1 基于全局DEA框架的矩阵型网络DEA模型构建第92-97页
        5.2.2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网络结构第97-98页
    5.3 省际生态经济效率的测算第98-108页
        5.3.1 样本选择第98页
        5.3.2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98-108页
    5.4 省际生态经济效率的收敛检验第108-112页
        5.4.1 收敛检验模型第108-109页
        5.4.2 省际生态经济效率收敛检验结果第109-112页
    5.5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6章 提升区域生态经济效率的对策建议第113-121页
    6.1 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第113-115页
        6.1.1 从理念层面推动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第113-114页
        6.1.2 从产业层面推动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第114页
        6.1.3 从政策层面推进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第114-115页
    6.2 强化技术创新的力度第115-116页
        6.2.1 继续加大R&D经费投入与监管力度第115-116页
        6.2.2 优化区域科技资源的配置第116页
    6.3 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第116-118页
        6.3.1 建立合理的招聘机制第116-117页
        6.3.2 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本开发机制第117页
        6.3.3 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本激励与约束机制第117-118页
    6.4 促进区域金融的快速发展第118-119页
        6.4.1 营造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第118页
        6.4.2 加大区域金融创新的力度第118-119页
        6.4.3 推进区域金融体制改革第119页
    6.5 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第119-120页
        6.5.1 积极引进外资第119页
        6.5.2 适当减小贸易保护壁垒第119-120页
    6.6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21-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35页
致谢第135-136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36-137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京明城墙沿线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策略初探
下一篇:南京和记洋行的历史及保护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