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家庭义务感、父母期望与未来取向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前言第9-12页
    1.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12页
2 文献综述第12-19页
    2.1 家庭义务感的研究综述第12-14页
        2.1.1 家庭义务感的概念第12页
        2.1.2 家庭义务感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2.1.3 家庭义务感的测量第14页
    2.2 未来取向的研究综述第14-15页
        2.2.1 未来取向的概念第14页
        2.2.2 未来取向的测量第14-15页
    2.3 父母期望的研究综述第15-16页
        2.3.1 父母期望的概念第15-16页
        2.3.2 父母期望的测量第16页
    2.4 家庭义务感、父母期望与未来取向的关系综述第16-17页
        2.4.1 父母期望与未来取向的关系研究第16页
        2.4.2 家庭义务感与未来取向的关系研究第16-17页
    2.5 以往研究的不足第17-19页
3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第19-21页
    3.1 问题提出第19-20页
    3.2 研究框架第20页
    3.3 研究假设第20-21页
4 研究一:家庭义务感态度量表的修订第21-29页
    4.1 家庭义务感态度量表初测问卷的修订第21-22页
        4.1.1 翻译问卷第21页
        4.1.2 问卷回译第21页
        4.1.3 增删问卷内容第21页
        4.1.4 问卷的评估第21-22页
    4.2 家庭义务感态度量表初测问卷的施测与检验第22-27页
        4.2.1 研究目的第22页
        4.2.2 研究方法第22-23页
        4.2.3 研究结果第23-27页
    4.3 家庭义务感态度量表正式问卷的施测与检验第27页
        4.3.1 研究目的第27页
        4.3.2 研究方法第27页
        4.3.3 研究结果第27页
    4.4 讨论第27-29页
5 研究二:大学生家庭义务感、父母期望和未来取向的关系研究第29-56页
    5.1 研究目的第29页
    5.2 研究方法第29-32页
        5.2.1 被试第29-30页
        5.2.2 研究工具第30-31页
        5.2.3 研究过程第31-32页
        5.2.4 数据处理第32页
    5.3 研究结果第32-49页
        5.3.1 大学生家庭义务感的现状第32-38页
        5.3.2 家庭义务感与大学生未来取向的关系第38-41页
        5.3.3 父母期望与大学生未来取向的关系第41-43页
        5.3.4 家庭义务感在父母期望和大学生未来取向间的调节作用第43-49页
    5.4 讨论第49-56页
        5.4.1 大学生家庭义务感的现状第49-52页
        5.4.2 家庭义务感与大学生未来取向的关系第52-53页
        5.4.3 父母期望与大学生未来取向的关系第53-54页
        5.4.4 家庭义务感在父母期望和大学生未来取向间的调节作用第54-56页
6 研究总结第56-59页
    6.1 研究结论第56页
    6.2 研究的创新点第56-57页
    6.3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第57页
    6.4 研究对教育的启示及建议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附录A 《家庭义务感态度量表》项目评估问卷(摘录)第64-65页
附录B 家庭义务感态度量表初测问卷(摘录)第65-66页
附录C 家庭义务感态度量表正式问卷(摘录)第66-67页
附录D 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摘录)第67-68页
附录E 父母期望问卷(摘录)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背景音乐对中—英文篇章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感恩价值观、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