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填充墙框架结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各章节安排 | 第16-19页 |
第二章 考虑填充墙的框架结构非线性分析模型及验证 | 第19-39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Perform-3D软件简介 | 第19-20页 |
2.3 梁柱纤维单元模型 | 第20页 |
2.4 填充墙分析模型 | 第20-25页 |
2.4.1 三种典型的等效支撑模型 | 第22-23页 |
2.4.2 开洞填充墙的等效支撑模型修正 | 第23-24页 |
2.4.4 等效支撑模型在Perform-3D中的实现 | 第24-25页 |
2.5 材料本构关系 | 第25-30页 |
2.5.1 混凝土本构关系 | 第25-27页 |
2.5.2 钢筋本构关系 | 第27-28页 |
2.5.3 砌体本构关系 | 第28-30页 |
2.6 分析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 第30-37页 |
2.6.1 拟静力实验模拟验证 | 第30-34页 |
2.6.2 振动台实验模拟 | 第34-3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基于构件层次的填充墙框架结构层间位移角性能指标限值 | 第39-55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结构的性能水准 | 第39-42页 |
3.3 梁构件性能指标 | 第42-45页 |
3.4 柱构件的性能指标 | 第45-48页 |
3.5 填充墙构件的性能指标 | 第48-50页 |
3.5.1 填充墙构件的性能指标概述 | 第48-50页 |
3.5.2 填充墙破坏水准宏观描述: | 第50页 |
3.6 构件破坏指标量化 | 第50-52页 |
3.7 结构整体性能指标提取方法 | 第52-53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基于IDA的填充墙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 第55-85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增量动力分析方法 | 第55页 |
4.3 地震动强度参数IM和结构损伤参数DM的选取 | 第55-56页 |
4.4 IDA分析具体实施步骤及统计分析 | 第56-57页 |
4.4.1 IDA分析具体实施步骤 | 第56页 |
4.4.2 IDA曲线的统计分析 | 第56-57页 |
4.5 算例模型的设计及建立 | 第57-64页 |
4.5.1 代表性框架结构的设计 | 第58-60页 |
4.5.2 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60-62页 |
4.5.3 算例结构模态分析 | 第62-63页 |
4.5.4 算例结构构件性能指标的定义 | 第63-64页 |
4.6 地震动选取与调幅 | 第64-67页 |
4.7 填充墙框架性结构整体性能指标提取 | 第67-70页 |
4.7.1 构件利用率提取示例 | 第68页 |
4.7.2 填充墙框架整体性能指标提取 | 第68-70页 |
4.8 基于IDA的普通框架的易损性 | 第70-74页 |
4.9 基于IDA的填充墙框架的易损性 | 第74-79页 |
4.10 框架结构与填充墙框架的易损性对比 | 第79-82页 |
4.10.1 填充墙框架结构采用本文指标与普通框架指标的易损性对比 | 第79-81页 |
4.10.2 填充框架结构与普通框架结构的易损性对比 | 第81-82页 |
4.11 本章小结 | 第82-8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5.1 结论 | 第85-86页 |
5.2 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硕士阶段发表的论文 | 第9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2页 |
作者简介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