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7-18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一、本文创新点 | 第18页 |
二、本文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分析 | 第19-24页 |
第一节 小额贷款信托业务概述 | 第19-21页 |
一、信托种类及信托功能 | 第19-20页 |
二、小额贷款公司 | 第20页 |
三、小额贷款信托业务模式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小额贷款信托风险来源分析 | 第21-24页 |
一、信息不对称风险 | 第21-22页 |
二、高利率风险 | 第22页 |
三、信用担保风险 | 第22-23页 |
四、系统性风险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危机案例概况 | 第24-30页 |
第一节 金谷信托介绍 | 第24-26页 |
一、公司情况简介 | 第24页 |
二、公司股东明细 | 第24页 |
三、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 第24-26页 |
第二节 金谷·向日葵3号中小企业发展信托计划简介 | 第26-28页 |
一、劣后级受益人—玉环县中小企业投资管理公司(以下简称“玉环企投”) | 第27页 |
二、信托计划涉及担保公司 | 第27页 |
三、信托资金运用及管理情况 | 第27-28页 |
四、信托计划风控措施 | 第28页 |
第三节 案情介绍 | 第28-30页 |
一、案由 | 第28-29页 |
二、法院判决 | 第29-30页 |
第四章 金谷·向日葵3号信托计划危机原因分析 | 第30-37页 |
第一节 小额贷款公司资质欠缺 | 第30-32页 |
一、法律定位不明确 | 第30-31页 |
二、内部风控制度不健全 | 第31页 |
三、杠杆比例过高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担保方资质问题 | 第32-34页 |
一、财务信息不完善 | 第32页 |
二、盲目扩张、违规经营 | 第32-33页 |
三、信用评级机制不完善 | 第33-34页 |
第三节 信托公司“刚性兑付”问题 | 第34-37页 |
一、结构化设计环节薄弱 | 第34-35页 |
二、管理模式漏洞 | 第35-36页 |
三、信托风险市场化处置原则尚未有效建立 | 第36-37页 |
第五章 我国小额贷款信托业务风险管理完善措施 | 第37-44页 |
第一节 合理确定小额贷款利率水平 | 第37-39页 |
一、国内外贷款定价方法 | 第37页 |
二、利率定价市场化 | 第37-38页 |
三、小额贷款高利率政策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完善信托公司风控机制 | 第39-40页 |
一、贷前尽职调查研究 | 第39页 |
二、阶段性披露项目情况 | 第39-40页 |
三、加速信托业供给侧改革 | 第40页 |
第三节 密切关注宏观政策风向变动 | 第40-44页 |
一、做好足额计提拨备,加强风险抵补能力 | 第41页 |
二、互联网金融创新下小额贷款信托新模式 | 第41-42页 |
三、走特色“普惠金融”道路 | 第42-4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