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前言 | 第6-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6-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7-12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7-9页 |
2.1.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 | 第7-8页 |
2.1.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第8-9页 |
2.2 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研究 | 第9页 |
2.3 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研究 | 第9-10页 |
2.4 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研究 | 第10页 |
2.5 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的研究 | 第10-11页 |
2.6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2-16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13页 |
3.2.2 德尔菲法 | 第13页 |
3.2.3 问卷调查法 | 第13-15页 |
3.2.4 层次分析法 | 第15-16页 |
4 江苏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6-37页 |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4.2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17-18页 |
4.3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第18-19页 |
4.4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流程 | 第19-20页 |
4.5 初级评价指标的拟定 | 第20-22页 |
4.6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22-29页 |
4.6.1 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指标筛选情况 | 第22-27页 |
4.6.2 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指标的确定 | 第27-29页 |
4.7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9-35页 |
4.7.1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29-30页 |
4.7.2 指标权重的确定过程 | 第30页 |
4.7.3 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30-35页 |
4.7.4 指标权重计算的结果分析 | 第35页 |
4.8 评价工作量表 | 第35-37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7-38页 |
5.1 结论 | 第37页 |
5.2 建议 | 第37-38页 |
6 不足与展望 | 第38-39页 |
6.1 不足 | 第38页 |
6.2 展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附录1 | 第42-49页 |
附录2 | 第49-55页 |
附录3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课题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