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文解决的问题和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及矢量控制算法概述 | 第13-26页 |
2.1 PMSM的结构及数学模型 | 第13-14页 |
2.1.1 PMSM的结构 | 第13页 |
2.1.2 PMSM的数学模型 | 第13-14页 |
2.2 矢量控制算法 | 第14-26页 |
2.2.1 矢量控制基本原理 | 第14-16页 |
2.2.2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 Space Vector PWM) | 第16-19页 |
2.2.3 实验及仿真 | 第19-26页 |
第3章 电机启动控制及转子位置估计 | 第26-43页 |
3.1 滑模观测器概述 | 第26-29页 |
3.1.1 滑模观测器基本原理 | 第26页 |
3.1.2 滑模观测器的设计 | 第26-28页 |
3.1.3 滑模观测器在转子位置估计中的不足 | 第28-29页 |
3.2 永磁同步电机的启动策略 | 第29-31页 |
3.2.1 V/f控制 | 第29-30页 |
3.2.2 I/f控制 | 第30-31页 |
3.2.3 启动策略的选择 | 第31页 |
3.3 I/f启动与SMO结合的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 | 第31-34页 |
3.3.1 切换策略设计基础 | 第31-32页 |
3.3.2 线性切换策略 | 第32页 |
3.3.3 加权函数切换策略 | 第32-33页 |
3.3.4 非线性切换策略 | 第33页 |
3.3.5 组合切换策略 | 第33-34页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4-43页 |
3.4.1 SMO估计转子位置仿真 | 第34-35页 |
3.4.2 I/f控制仿真 | 第35-36页 |
3.4.3 V/f控制仿真 | 第36-37页 |
3.4.4 非线性切换策略仿真 | 第37-38页 |
3.4.5 加权函数切换策略仿真 | 第38-40页 |
3.4.6 组合切换策略仿真 | 第40-43页 |
第4章 电流检测方案分析及硬件实现 | 第43-52页 |
4.1 电流检测方案分析 | 第43-47页 |
4.1.1 多采样电阻形式 | 第43-45页 |
4.1.2 单采样形式 | 第45-46页 |
4.1.3 电流检测方案小结 | 第46-47页 |
4.2 临界区域的电流检测 | 第47-52页 |
4.2.1 临界区域问题分析 | 第47-48页 |
4.2.2 临界区域的电流检测 | 第48-52页 |
第5章 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的DSP实现 | 第52-67页 |
5.1 硬件设计 | 第52-60页 |
5.1.1 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 第52页 |
5.1.2 主电路部分硬件设计 | 第52-56页 |
5.1.3 电源部分设计 | 第56页 |
5.1.4 电流检测部分设计 | 第56-58页 |
5.1.5 隔离部分设计 | 第58页 |
5.1.6 通信部分电路 | 第58-60页 |
5.2 软件及算法设计 | 第60-62页 |
5.2.1 软件整体规划及设计 | 第60页 |
5.2.2 转子预定位 | 第60-61页 |
5.2.3 Cordic算法的实现 | 第61页 |
5.2.4 SMO的实现 | 第61-62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62-67页 |
5.3.1 启动实验 | 第63-64页 |
5.3.2 稳态过程波形 | 第64-66页 |
5.3.3 全过程波形 | 第66-6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