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第2章 帮助行为实行化概述 | 第14-22页 |
2.1 帮助行为实行化的概念 | 第14-15页 |
2.2 帮助行为实行化的特征 | 第15-17页 |
2.2.1 刑法分则规定性 | 第16页 |
2.2.2 实质上的帮助性 | 第16-17页 |
2.2.3 处理上的实行性 | 第17页 |
2.3 帮助行为实行化的类型 | 第17-22页 |
2.3.1 帮助犯罪行为的实行化与帮助违法行为的实行化 | 第17-20页 |
2.3.2 非中立帮助行为的实行化与中立帮助行为的实行化 | 第20-22页 |
第3章 我国刑法中帮助行为实行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2-31页 |
3.1 我国刑法中帮助行为实行化的现状 | 第22-25页 |
3.2 我国刑法中帮助行为实行化存在的问题 | 第25-31页 |
3.2.1 立法方面的问题 | 第26-28页 |
3.2.2 司法方面的问题 | 第28-31页 |
第4章 我国刑法中帮助行为实行化现存问题的解决 | 第31-43页 |
4.1 解决我国刑法中帮助行为实行化现存问题的理论依据 | 第31-36页 |
4.1.1 以区分制共犯体系为基础 | 第31-33页 |
4.1.2 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第33-34页 |
4.1.3 坚持罪刑法定原则 | 第34页 |
4.1.4 限制积极的刑法立法观 | 第34-36页 |
4.2 解决我国刑法中帮助行为实行化现存问题的具体措施 | 第36-43页 |
4.2.1 确定帮助行为实行化的标准 | 第36-39页 |
4.2.2 罪名体系的科学化 | 第39-41页 |
4.2.3 合理配置法定刑 | 第41-42页 |
4.2.4 区分适用实行化罪名与关联罪名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