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石拱桥极限承载能力分析与影响因素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6页
    1.1 拱桥的概述第12-13页
    1.2 石拱桥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 国内外石拱桥受力行为的研究现状与进展第13-14页
        1.2.2 不同承载能力评估方法的介绍第14-15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二章 损伤与石拱桥稳定分析第16-30页
    2.1 损伤分析第16-19页
        2.1.1 损伤变量的定义第16页
        2.1.2 基于损伤力学的石砌体单轴受压本构关系模型第16-19页
    2.2 线性稳定分析第19-20页
    2.3 第一类稳定问题的非线性分析第20页
    2.4 第二类稳定问题和极限承载力全过程分析第20-21页
    2.5 非线性求解方法第21-22页
    2.6 极限荷载求解的步骤第22页
    2.7 安全系数第22-24页
    2.8 石拱桥极限荷载的求解方法第24-28页
        2.8.1 机构分析法第24-25页
        2.8.2 塑性极限分析法第25-28页
        2.8.3 弹塑性有限元法第28页
    2.9 小结第28-30页
第三章 石拱桥拱上联合分析第30-40页
    3.1 结构形式与受力特点第30-31页
    3.2 石拱桥的失效机理第31-32页
        3.2.1 砌体应力应变关系第31页
        3.2.2 破坏模式第31-32页
    3.3 石拱桥承载力影响因素第32-34页
        3.3.1 拱上建筑对承载力的影响第32-34页
    3.4 石拱桥的联合作用第34-35页
    3.5 拱上建筑对石拱桥承载力的影响第35-39页
        3.5.1 拱上建筑对内力的影响第35-37页
        3.5.2 拱上建筑对位移的影响第37-38页
        3.5.3 拱上建筑对承载力的影响第38-39页
    3.6 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石拱桥的病害以及承载力影响因素第40-67页
    4.1 病害的主要表现形式第40-43页
        4.1.1 墩台、基础常见病害以及产生机理第40-41页
        4.1.2 主拱圈常见病害以及产生机理第41-43页
        4.1.3 拱上建筑、桥面系常见病害以及产生机理第43页
    4.2 拱轴线形病害对拱桥承载力的影响分析第43-52页
        4.2.1 拱轴线的选择第44-45页
        4.2.2 拱轴线几种偏离形式第45-47页
        4.2.3 拱轴线偏离产生的附加内力第47-52页
    4.3 拱轴线偏离实例第52-59页
        4.3.1 主拱线形的确定第52-54页
        4.3.2 几种偏离的内力分析第54-59页
    4.4 病害对承载力的影响第59-65页
        4.4.1 拱轴线偏离对承载力的影响第59-60页
        4.4.2 材料力学参数对承载力影响第60-65页
    4.5 小结第65-67页
第五章 石拱桥的承载能力分析第67-82页
    5.1 石拱桥有限元分析第67-70页
        5.1.1 midas civil非线性的介绍第67页
        5.1.2 屈服准则第67-68页
        5.1.3 石砌体的本构关系第68-69页
        5.1.4 结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判断第69-70页
    5.2 大跨度桥梁承载能力分析第70-72页
        5.2.1 桥梁实例基本情况第70-71页
        5.2.2 桥梁有限元模型与荷载工况第71-72页
    5.3 线弹性分析第72-75页
    5.4 几何非线性分析第75-76页
    5.5 材料非线性分析第76-80页
        5.5.1 材料分析工况一第77-78页
        5.5.2 材料分析工况三第78页
        5.5.3 材料分析工况五第78-79页
        5.5.4 材料分析工况七第79-80页
    5.6 荷载类型对极限承载力的分析第80-81页
        5.6.1 均布荷载对承载力的影响第80页
        5.6.2 集中荷载对承载力的影响第80页
        5.6.3 偏载对承载力的影响第80-81页
    5.7 小结第81-82页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致谢第87-88页
附录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aO催化臭氧选择氧化肉桂醛制苯甲醛的研究
下一篇:Co基催化剂的制备、改性及其催化CO2甲烷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