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散斑照明双目视觉三维重构技术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绪论第15-2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5-16页
    1.2 散斑照明三维重构方法的发展概况第16-21页
        1.2.1 接触式三维重构测量第16-17页
        1.2.2 非接触式三维重构测量第17-21页
    1.3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1.3.1 课题来源第21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散斑照明三维重构的双目视觉系统第23-37页
    2.1 相机投影模型第23-26页
    2.2 工业相机标定第26-32页
    2.3 双目工业相机标定第32页
    2.4 双目视觉测量原理第32-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散斑图案模拟第37-44页
    3.1 散斑的介绍第37-38页
    3.2 散斑图案的模拟第38-40页
    3.3 模拟散斑图案的质量评价第40-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散斑照明三维重构系统中的立体匹配第44-60页
    4.1 双目立体视觉下的极线几何第44-46页
    4.2 像素级坐标立体匹配计算第46-51页
        4.2.1 立体匹配计算代价函数介绍第46-48页
        4.2.2 立体匹配代价计算函数优化第48-51页
    4.3 亚像素立体匹配坐标计算第51-59页
        4.3.1 图像插值方法第52-54页
        4.3.2 亚像素匹配坐标计算方法第54-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散斑照明三维重构系统的实验与分析第60-71页
    5.1 散斑照明三维重构实验系统介绍第60-62页
    5.2 散斑照明三维重构平台标定第62-64页
    5.3 散斑图像亚像素匹配第64-66页
    5.4 物体表面三维重构第66-68页
    5.5 表面三维重构精度分析第68-70页
    5.6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总结展望第71-73页
    6.1 全文总结第71-72页
    6.2 工作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600MW超临界发电机组给水系统的建模与优化控制
下一篇:硫酸蒸气在低温受热面上冷凝沉积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