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女传说与文人群体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莫愁何其多:莫愁女传说的空间形态 | 第15-21页 |
第一节 钟聚祥瑞,阳春白雪——钟祥莫愁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洛阳有女,美貌聪慧——洛阳莫愁 | 第16-18页 |
第三节 远嫁石城,善良济世——金陵莫愁 | 第18-19页 |
第四节 空间分布与文人群体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从流散到经典:莫愁女传说的时间形态 | 第21-32页 |
第一节 口头与文字的共生 | 第21-23页 |
第二节 从民歌到诗词 | 第23-27页 |
一、源于乐府民歌 | 第23-25页 |
二、诗词里的完善 | 第25-27页 |
第三节 流入历史与现代转向 | 第27-32页 |
一、传说与历史的结合 | 第27-30页 |
二、现代形态与通俗转向 | 第30-32页 |
第四章 何处寄思量:抒写群体对传说的推动 | 第32-44页 |
第一节 抒写群体的心性表达 | 第32-37页 |
一、抒写群体的分类 | 第32-33页 |
二、浇胸中块垒:抒发情思 | 第33-35页 |
三、地方精英和地方文化 | 第35-37页 |
第二节 集体想象和历史记忆的契合 | 第37-44页 |
一、女性:完美化的集体想象 | 第38-39页 |
二、故国:地方和历史记忆 | 第39-41页 |
三、传说核:莫愁文化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75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