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血亲杀戮”的多维类型呈现 | 第13-24页 |
第一节 权力争夺型 | 第14-18页 |
第二节 神祇惩罚型 | 第18-21页 |
第三节 情感复仇型 | 第21-24页 |
第二章“血亲杀戮”的文化溯因 | 第24-40页 |
第一节 负面人性的回音 | 第24-28页 |
一、原始恐惧 | 第24-25页 |
二、荣耀诱惑 | 第25-27页 |
三、恶欲复苏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原始理性的觉醒 | 第28-35页 |
一、神明敬畏 | 第28-30页 |
二、何谓英雄 | 第30-33页 |
三、理想秩序 | 第33-35页 |
第三节 性别地位的较量 | 第35-40页 |
一、情感审判 | 第35-36页 |
二、伦理革命 | 第36-37页 |
三、身份对立 | 第37-40页 |
第三章“血亲杀戮”的哲学观照 | 第40-53页 |
第一节 灵魂求索 | 第40-47页 |
一、亲情与正义 | 第42-44页 |
二、忠贞与骨肉 | 第44-45页 |
三、宿命与道德 | 第45-47页 |
第二节 精神还乡 | 第47-49页 |
第三节 向死而生 | 第49-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