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车上交通安全与防护设施论文

主动预紧式安全带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0-12页
        1.2.1 汽车电子系统发展现状第10-11页
        1.2.2 预紧式安全带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1.4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5 论文结构第14-15页
第2章 控制策略研究第15-21页
    2.1 传统刹车触发型安全带第15-16页
    2.2 基于仿真模型对控制系统的参数验证第16-17页
    2.3 控制策略第17-19页
    2.4 前碰撞预警系统信号发生第19-20页
    2.5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主动预紧式安全带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21-32页
    3.1 基于飞思卡尔单片机的硬件功能研究第21-25页
        3.1.1 电源电路设计第21-22页
        3.1.2 MC9S12G48最小系统支撑电路设计第22-24页
        3.1.3 CAN模块外围电路设计第24页
        3.1.4 其他模块外围电路设计第24-25页
    3.2 电机控制模块第25-28页
        3.2.1 PWM工作原理第26-27页
        3.2.2 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第27-28页
    3.3 PCB板布板第28-30页
    3.4 MC9S12G48硬件板测试第30-31页
    3.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软件设计与研究第32-41页
    4.1 软件平台搭建第32-36页
        4.1.1 主函数第32-33页
        4.1.2 中断函数程序第33页
        4.1.3 定时器模块软件设计第33-35页
        4.1.4 电流保护程序设计第35-36页
    4.2 基于PID控制的电机驱动算法第36-40页
        4.2.1 主动预紧式安全带电机控制原理第36页
        4.2.2 电机控制算法的优化第36页
        4.2.3 PID控制算法第36-40页
    4.3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CAN通讯系统设计第41-47页
    5.1 CAN总线功能简介第41-42页
    5.2 CAN通信模块软件第42-44页
    5.3 IO口转CAN口通讯方式设置第44-46页
        5.3.1 传统IO通讯第44页
        5.3.2 通讯方式的转换第44-45页
        5.3.3 上位机、下位机诊断和信号检测第45-46页
    5.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6章 主动预紧式安全带控制系统测试与验证第47-53页
    6.1 安全带电流测试和耐久性测试第47-49页
    6.2 控制系统功能性验证第49-51页
    6.3 主动预紧式安全带联合调试第51-52页
    6.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统计方法在研究口腔微生物菌群群落多样性维持机制中的应用
下一篇:稳健混合联合位置与尺度模型的参数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