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对象与内容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1.2.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9页 |
1.3 国内外建筑节能研究背景、发展及实践 | 第9-11页 |
1.3.1 国内建筑节能实践发展 | 第10页 |
1.3.2 国外建筑节能实践发展 | 第10-11页 |
1.4 办公建筑节能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4.1 传统建筑节能分析 | 第11页 |
1.4.2 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下的办公建筑节能 | 第11-12页 |
1.5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方法与框架 | 第12-14页 |
1.5.1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第12页 |
1.5.2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5.3 课题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第2章 夏热冬冷地区中小型自用办公建筑能耗构成及特性分析 | 第14-25页 |
2.1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气候解析 | 第14-15页 |
2.1.1 我国气候分区 | 第14页 |
2.1.2 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 | 第14-15页 |
2.2 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能耗 | 第15-19页 |
2.2.1 办公建筑与空间特点 | 第15-16页 |
2.2.2 办公建筑的能耗构成特点 | 第16-19页 |
2.3 新型能源在办公建筑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2.3.1 太阳能 | 第19-20页 |
2.3.2 地热能 | 第20页 |
2.4 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节能规定 | 第20-23页 |
2.5 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节能理念 | 第23-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夏热冬冷地区中小型自用办公建筑节能措施及影响因素 | 第25-37页 |
3.1 建筑体型系数控制 | 第25页 |
3.2 墙体节能设计 | 第25-28页 |
3.2.1 外墙外保温 | 第26-27页 |
3.2.2 实体(非透明)幕墙 | 第27-28页 |
3.2.3 其他节能墙体 | 第28页 |
3.2.4 设计要点 | 第28页 |
3.3 屋面节能设计 | 第28-30页 |
3.3.1 保温隔热屋面 | 第29页 |
3.3.2 其他节能屋面 | 第29页 |
3.3.3 常见节能屋面构造设计 | 第29-30页 |
3.3.4 设计要点 | 第30页 |
3.4 外窗节能设计 | 第30-32页 |
3.4.1 改善窗户的保温隔热性能 | 第31页 |
3.4.2 加强外窗的遮阳 | 第31页 |
3.4.3 玻璃幕墙与双层玻璃幕墙系统 | 第31-32页 |
3.4.4 设计要点 | 第32页 |
3.5 办公建筑自然通风与节能 | 第32-33页 |
3.5.1 自然通风在办公建筑中的应用 | 第32页 |
3.5.2 不同空间组合类型与通风 | 第32-33页 |
3.6 办公建筑自然采光与节能 | 第33页 |
3.6.1 办公建筑自然采光设计存在的问题 | 第33页 |
3.6.2 办公空间自然采光设计 | 第33页 |
3.7 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33-36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实例分析——典型中小型自用办公楼节能设计与分析 | 第37-48页 |
4.1 项目简介 | 第37-41页 |
4.2 节能设计思路 | 第41页 |
4.3 建筑节能措施 | 第41-44页 |
4.3.1 外墙节能措施 | 第41-42页 |
4.3.2 屋面节能措施 | 第42-43页 |
4.3.3 外窗节能措施 | 第43-44页 |
4.4 电气节能措施 | 第44页 |
4.5 空调系统节能措施 | 第44-45页 |
4.6 节能计算与分析 | 第45-47页 |
4.6.1 围护结构热工参数计算 | 第45-46页 |
4.6.2 动态权衡计算 | 第46-4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结语 | 第48-50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48页 |
5.2 论文研究创新之处与未尽事宜 | 第48页 |
5.3 后续研究展望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图表索引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