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天线宽带匹配网络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符号对照表 | 第9-10页 |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13-14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单极天线及匹配网络的基本理论 | 第17-37页 |
| 2.1 天线基本参数 | 第17-20页 |
| 2.1.1 辐射强度、辐射方向图 | 第17-18页 |
| 2.1.2 方向系数 | 第18页 |
| 2.1.3 天线的效率和增益 | 第18-19页 |
| 2.1.4 输入阻抗 | 第19-20页 |
| 2.2 单极天线基本理论 | 第20-23页 |
| 2.2.1 单极天线的辐射场 | 第20-21页 |
| 2.2.2 单极天线的电特性 | 第21-23页 |
| 2.3 集总参数元件匹配网络的设计方法 | 第23-27页 |
| 2.3.1 Smith圆图法 | 第24-25页 |
| 2.3.2 Q值法 | 第25-27页 |
| 2.4 宽带匹配网络理论 | 第27-34页 |
| 2.4.1 直接优化法 | 第28-31页 |
| 2.4.2 实频法 | 第31-34页 |
| 2.5 小结 | 第34-37页 |
| 第三章 遗传算法设计宽带匹配网络 | 第37-49页 |
| 3.1 短波天线的测量结果 | 第37-38页 |
| 3.2 匹配网络的拓扑结构 | 第38-40页 |
| 3.3 遗传算法优化设计 | 第40-42页 |
| 3.4 计算结果仿真与分析 | 第42-47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插值法计算带内匹配网络 | 第49-59页 |
| 4.1 插值法基本原理 | 第49-51页 |
| 4.1.1 代数插值法 | 第49-50页 |
| 4.1.2 有理数插值法 | 第50-51页 |
| 4.2 插值法计算匹配网络 | 第51-55页 |
| 4.2.1 三点插值 | 第51-53页 |
| 4.2.2 四点插值 | 第53-55页 |
| 4.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9-61页 |
| 5.1 工作总结 | 第59页 |
| 5.2 进一步的研究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65页 |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