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引言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1 对于超市的意义 | 第14-15页 |
1.2.2 对于消费者的意义 | 第15页 |
1.2.3 对于国家及社会的意义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2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9-33页 |
2.1 "农超对接"理论综述 | 第19-22页 |
2.1.1 "农超对接"的内涵 | 第19-20页 |
2.1.2 "农超对接"模式国内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2.1.3 "农超对接"模式国外研究综述 | 第21-22页 |
2.2 顾客满意相关理论及其研究 | 第22-29页 |
2.2.1 顾客满意相关概念 | 第22-23页 |
2.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3-25页 |
2.2.3 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 | 第25-29页 |
2.3 服务质量理论 | 第29-33页 |
2.3.1 服务质量的内涵 | 第29-30页 |
2.3.2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及SERVQUAL量表 | 第30-33页 |
3 "农超对接"模式下连锁超市特点及现状 | 第33-37页 |
3.1 超市与连锁超市 | 第33页 |
3.1.1 定义 | 第33页 |
3.1.2 基本特征 | 第33页 |
3.2 "农超对接"模式下连锁超市的特点及优势 | 第33-34页 |
3.2.1 "农超对接"模式下连锁超市的特点 | 第33-34页 |
3.2.2 "农超对接"模式下连锁超市的经营优势 | 第34页 |
3.3 "农超对接"模式下的超市企业现状 | 第34-37页 |
3.3.1 大润发超市 | 第34-35页 |
3.3.2 永辉超市 | 第35页 |
3.3.3 家乐福超市 | 第35-36页 |
3.3.4 华润万家超市 | 第36页 |
3.3.5 沃尔玛超市 | 第36-37页 |
4 构建"农超对接"模式下连锁超市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 | 第37-45页 |
4.1 "农超对接"模式下连锁超市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 | 第37-38页 |
4.1.1 企业形象 | 第37页 |
4.1.2 顾客期望 | 第37页 |
4.1.3 感知质量 | 第37-38页 |
4.1.4 感知价值 | 第38页 |
4.2 "农超对接"模式下连锁超市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的构建 | 第38-45页 |
4.2.1 结构变量的设定及假设的提出 | 第39-41页 |
4.2.2 观测变量 | 第41-43页 |
4.2.3 初始模型结构及提出假设 | 第43-45页 |
5 实证研究 | 第45-69页 |
5.1 问卷设计 | 第45-54页 |
5.1.1 初始问卷设计 | 第45-47页 |
5.1.2 问卷检验 | 第47-54页 |
5.2 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 第54-55页 |
5.2.1 确定调查对象 | 第54-55页 |
5.2.2 发放问卷 | 第55页 |
5.3 数据分析 | 第55-69页 |
5.3.1 人口特征变量频率分析 | 第55-56页 |
5.3.2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 第56-58页 |
5.3.3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58-60页 |
5.3.4 假设检验 | 第60-63页 |
5.3.5 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63-6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9-7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9-70页 |
6.1.1 假设验证分析结论 | 第69页 |
6.1.2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论 | 第69-70页 |
6.2 存在问题分析 | 第70-71页 |
6.3 优化建议 | 第71-74页 |
6.3.1 提升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 | 第71-73页 |
6.3.2 提升顾客对服务的满意度 | 第73页 |
6.3.3 提升顾客对企业形象的满意度 | 第73-74页 |
6.4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A "农超对接"模式下连锁超市顾客满意度调查问卷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