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典型镁合金材料火灾行为及高温氧化/氮化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7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7-18页 |
1.2 镁合金火灾行为及高温氧化/氮化研究现状 | 第18-29页 |
1.2.1 镁合金点燃机理 | 第19-21页 |
1.2.2 实验条件对镁合金点燃温度的影响 | 第21-25页 |
1.2.3 合金元素对镁合金点燃温度的影响 | 第25-26页 |
1.2.4 低压条件下固体火灾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1.2.5 镁合金的氮气惰化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1.3 研究目标和思路 | 第29-30页 |
1.4 章节安排 | 第30-32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2-37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37-49页 |
2.1 引言 | 第37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37-40页 |
2.3 测量设备 | 第40-46页 |
2.3.1 锥形量热仪 | 第40-42页 |
2.3.2 热重-差热分析仪 | 第42-43页 |
2.3.3 低压环境实验舱 | 第43-44页 |
2.3.4 电子天平 | 第44页 |
2.3.5 管式电阻炉 | 第44-45页 |
2.3.6 扫描电镜 | 第45页 |
2.3.7 激光粒度仪 | 第45-4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第三章 镁合金材料氧化/氮化动力学研究 | 第49-75页 |
3.1 引言 | 第49页 |
3.2 动力学方法 | 第49-54页 |
3.3.1 积分等转化率方法计算活化能 | 第49-51页 |
3.3.2 根据氧化膜厚度计算活化能 | 第51-54页 |
3.3 三种镁合金粉末氧化动力学分析 | 第54-59页 |
3.4 三种镁合金粉末氮化动力学分析 | 第59-66页 |
3.5 氮气含量对三种镁合金材料氧化/氮化的影响 | 第66-7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第四章 镁合金材料火灾行为研究 | 第75-97页 |
4.1 引言 | 第75页 |
4.2 实验工况 | 第75-76页 |
4.3 镁合金在常温常压下火灾行为 | 第76-86页 |
4.3.1 镁合金在常温常压下的燃烧现象 | 第76-80页 |
4.3.2 耗氧法测量镁合金HRR公式修正 | 第80-82页 |
4.3.3 对镁合金热释放速率曲线的修正 | 第82-86页 |
4.4 TGA数据与锥形量热仪数据之间的对比 | 第86-88页 |
4.5 镁合金点燃温度测量标准化研究 | 第88-9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第五章 环境压力对镁合金材料火灾行为的影响 | 第97-115页 |
5.1 引言 | 第97页 |
5.2 实验设计 | 第97-98页 |
5.3 镁合金材料点燃过程 | 第98-103页 |
5.3.1 固体材料引燃过程分析 | 第98-101页 |
5.3.2 镁合金材料辐射条件下引燃过程分析 | 第101-103页 |
5.4 低压条件下镁合金火灾实验结果分析 | 第103-111页 |
5.4.1 质量增加速率 | 第103-107页 |
5.4.2 点燃时间和点燃温度 | 第107-110页 |
5.4.3 产物中氧化镁/氮化镁比例 | 第110-11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13-11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5-118页 |
6.1 结论 | 第115-116页 |
6.2 本文创新点 | 第116-117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