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8-46页 |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8-24页 |
| 1.1.1 分布式驱动电动车辆 | 第18-20页 |
| 1.1.2 网络化控制系统 | 第20-22页 |
| 1.1.3 车辆集成控制 | 第22-24页 |
| 1.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24-40页 |
| 1.2.1 分布式电动汽车建模方法 | 第24-28页 |
| 1.2.2 电动汽车集成控制方法 | 第28-36页 |
| 1.2.3 能量回馈制动及电子液压制动协调控制 | 第36-40页 |
| 1.3 多系统耦合电动车辆集成控制研究中的难点与不足 | 第40-41页 |
| 1.4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41-46页 |
| 第2章 基于能量转换的电动汽车建模与控制方法 | 第46-76页 |
| 2.1 电动汽车控制分配与电气架构建模 | 第46-53页 |
| 2.1.1 电子电气架构模型 | 第47-50页 |
| 2.1.2 考虑铁损的PMSM模型 | 第50-51页 |
| 2.1.3 逆变器损耗模型 | 第51-52页 |
| 2.1.4 电机和逆变器效率 | 第52-53页 |
| 2.2 电气驱动系统效率优化 | 第53-56页 |
| 2.2.1 电气架构优化策略 | 第53页 |
| 2.2.2 DC/DC转换器的电压控制策略 | 第53-56页 |
| 2.3 基于能量转换的复杂约束的动态数学描述 | 第56-62页 |
| 2.3.1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约束 | 第56-57页 |
| 2.3.2 电动汽车能源系统能量约束 | 第57-62页 |
| 2.4 基于LQR的控制分配设计 | 第62-65页 |
| 2.4.1 车辆轮胎力分配模型 | 第62-63页 |
| 2.4.2 车辆执行器控制分配方法 | 第63-65页 |
| 2.5 基于能量转换的复杂约束车辆控制方法仿真与试验分析 | 第65-74页 |
| 2.5.1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 2.5.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8-74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 第3章 考虑执行器动态特性的分布式电动汽车通信序列 | 第76-96页 |
| 3.1 分布式控制系统建模 | 第76-81页 |
| 3.1.1 参考模型 | 第77页 |
| 3.1.2 力矩分配模型 | 第77-78页 |
| 3.1.3 轮毂电机驱动系统模型 | 第78-79页 |
| 3.1.4 轮胎模型 | 第79页 |
| 3.1.5 分布式控制系统增广模型 | 第79-81页 |
| 3.2 执行器动态特性 | 第81-83页 |
| 3.2.1 驱动系统动态特性 | 第82页 |
| 3.2.2 复合制动系统动态特性 | 第82-83页 |
| 3.2.3 轮胎动态特性 | 第83页 |
| 3.3 分布式控制系统通信序列 | 第83-86页 |
| 3.3.1 上层控制器设计 | 第83-84页 |
| 3.3.2 控制分配优化算法 | 第84-85页 |
| 3.3.3 FlexRay优化调度 | 第85-86页 |
| 3.4 分布式电动汽车仿真分析 | 第86-91页 |
| 3.4.1 低附着制动工况 | 第87-90页 |
| 3.4.2 正弦延迟工况 | 第90-91页 |
| 3.5 分布式电动汽车硬件在环试验 | 第91-94页 |
| 3.5.1 硬件在环试验 | 第91-93页 |
| 3.5.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93-94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 第4章 以节能最优为目标的多系统耦合电动汽车控制方法 | 第96-124页 |
| 4.1 复合制动系统协调控制 | 第96-100页 |
| 4.1.1 电机及液压系统的制动机理 | 第96-97页 |
| 4.1.2 能量约束下的最优制动转矩 | 第97-99页 |
| 4.1.3 复合制动系统协调策略 | 第99-100页 |
| 4.2 考虑轮胎能量消耗及约束的复合制动系统控制策略 | 第100-105页 |
| 4.2.1 控制系统设计 | 第100-102页 |
| 4.2.2 轮胎能量消耗作用机理 | 第102-103页 |
| 4.2.3 附着系数对电气参数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 4.3 以最小能耗为控制目标的能量管理集成控制 | 第105-115页 |
| 4.3.1 最优力矩分配 | 第105-107页 |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107-111页 |
| 4.3.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11-115页 |
| 4.4 极端工况下能量动态转换机理及车辆控制 | 第115-123页 |
| 4.4.1 低附着驱动工况 | 第115-118页 |
| 4.4.2 低附着制动工况 | 第118-123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 第5章 试验平台及试验车搭建与试验验证 | 第124-160页 |
| 5.1 多系统耦合电动汽车试验平台开发 | 第124-138页 |
| 5.1.1 驱动、制动及能量系统试验平台设计方案 | 第124-130页 |
| 5.1.2 试验车设计方案 | 第130-134页 |
| 5.1.3 电子电气架构 | 第134-138页 |
| 5.2 算法的实现 | 第138-139页 |
| 5.3 典型实车试验工况验证 | 第139-158页 |
| 5.3.1 底盘测功机循环工况试验 | 第140-142页 |
| 5.3.2 ABS试验 | 第142-150页 |
| 5.3.3 TCS试验 | 第150-156页 |
| 5.3.4 FMVSS126法规试验 | 第156-158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158-160页 |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160-164页 |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160-162页 |
| 6.2 本文创新点 | 第162页 |
| 6.3 研究展望 | 第162-1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64-176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76-178页 |
| 致谢 | 第178-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