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枚岩双洞隧道变形特征与长期稳定性分析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双洞隧道相互影响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软岩隧道长期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17-20页 |
2 隧道工程特性 | 第20-28页 |
2.1 榴桐寨隧道工程概况 | 第20-21页 |
2.1.1 工程简介 | 第20页 |
2.1.2 工程地质概况 | 第20-21页 |
2.2 围岩特性 | 第21-26页 |
2.2.1 围岩特性试验 | 第21-22页 |
2.2.2 围岩岩性及工程力学特性 | 第22-24页 |
2.2.3 围岩点荷载强度 | 第24-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3 隧道现场监测数据分析 | 第28-42页 |
3.1 隧道监控量测项目及仪器布置 | 第28-29页 |
3.2 隧道变形监测结果分析 | 第29-32页 |
3.2.1 先行线隧道初支变形规律分析 | 第29-31页 |
3.2.2 后行线隧道初支变形规律分析 | 第31-32页 |
3.3 二次衬砌受力监测结果分析 | 第32-39页 |
3.3.1 先行线二衬结构受力分析 | 第32-35页 |
3.3.2 后行线二衬结构受力分析 | 第35-39页 |
3.4 隧道变形机理分析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4 隧道开挖过程稳定性分析 | 第42-68页 |
4.1 计算软件的概述 | 第42-43页 |
4.2 隧道三维施工过程模拟 | 第43-46页 |
4.2.1 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选取 | 第43页 |
4.2.2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43-44页 |
4.2.3 初始计算条件 | 第44-45页 |
4.2.4 施工步序控制 | 第45-46页 |
4.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6-55页 |
4.3.1 先行洞开挖模拟计算与分析 | 第46-49页 |
4.3.2 后行洞开挖模拟计算与分析 | 第49-55页 |
4.4 荷载-结构法计算衬砌安全性 | 第55-59页 |
4.4.1 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选取 | 第55-56页 |
4.4.2 荷载及计算参数确定 | 第56-57页 |
4.4.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4.5 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控制技术 | 第59-66页 |
4.5.1 台阶长度优化 | 第59-62页 |
4.5.2 仰拱封闭距离优化 | 第62-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5 基于围岩流变特性的隧道长期稳定性研究 | 第68-94页 |
5.1 流变问题的数值模拟 | 第68-71页 |
5.1.1 岩石流变概述 | 第68-69页 |
5.1.2 FLAC3D中的蠕变模型概述 | 第69页 |
5.1.3 POWER-LAW律黏弹塑性模型 | 第69-71页 |
5.2 围岩流变计算模型 | 第71-73页 |
5.2.1 模型建立及基本假定 | 第71-72页 |
5.2.2 计算参数 | 第72-73页 |
5.3 流变过程应力-时间变化规律 | 第73-75页 |
5.3.1 竖向应力变化规律分析 | 第73-74页 |
5.3.2 水平应力变化规律分析 | 第74-75页 |
5.4 流变过程隧道变形-时间变化规律 | 第75-80页 |
5.4.1 隧道结构拱顶沉降 | 第77页 |
5.4.2 隧道结构周边收敛 | 第77-79页 |
5.4.3 隧道结构仰拱隆起 | 第79-80页 |
5.5 流变过程衬砌结构受力-时间变化规律 | 第80-85页 |
5.5.1 拱顶衬砌内力分析 | 第81-82页 |
5.5.2 侧墙衬砌内力分析 | 第82-83页 |
5.5.3 仰拱衬砌内力分析 | 第83-84页 |
5.5.4 衬砌结构安全系数分析 | 第84-85页 |
5.6 二次衬砌施作时机优化 | 第85-91页 |
5.6.1 计算模型及工况设计 | 第85-86页 |
5.6.2 隧道变形分析 | 第86-89页 |
5.6.3 衬砌结构受力分析 | 第89-91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91-9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4-96页 |
6.1 结论 | 第94-95页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0-10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