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内部举报法律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序言 | 第10-11页 |
一、食品安全内部举报的基本理论 | 第11-13页 |
(一) 食品安全内部举报的概念 | 第11页 |
(二) 食品安全内部举报的法理基础 | 第11-12页 |
1. 权利行使激励论 | 第11-12页 |
2. 公私合作监管论 | 第12页 |
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2页 |
(三) 食品安全内部举报法律制度的意义 | 第12-13页 |
1. 有利于健全食品安全监督体系 | 第12-13页 |
2. 有利于威慑食品经营者 | 第13页 |
3. 有利于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 | 第13页 |
二、国外内部举报法律制度及评价 | 第13-19页 |
(一) 国外内部举报法律制度 | 第13-16页 |
1. 美国《吹哨人保护法案》 | 第14页 |
2. 英国《公益通报法》 | 第14-15页 |
3. 日本《公益通报者保护法》 | 第15-16页 |
(二) 对国外内部举报法律制度的评价 | 第16-19页 |
1. 内部举报基本制度设计合理 | 第16-17页 |
2. 内部举报奖励制度较为成熟 | 第17页 |
3. 内部举报保护措施比较完善 | 第17-18页 |
4. 权益受损责任追究制度健全 | 第18-19页 |
三、我国食品安全内部举报法律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 第19-24页 |
(一) 我国食品安全内部举报制度的法律现状 | 第19-20页 |
(二) 我国食品安全内部举报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0-24页 |
1. 内部举报的基本制度欠缺 | 第20-21页 |
2. 内部举报的奖励制度较为不健全 | 第21-22页 |
3. 内部举报的保护措施尚有不足 | 第22-24页 |
4. 内部举报的救济程序不顺畅 | 第24页 |
四、完善我国食品安全内部举报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24-32页 |
(一) 完善食品安全内部举报的基本制度 | 第24-26页 |
1. 明确内部举报的范围 | 第24-25页 |
2. 明确受理主体的范围 | 第25页 |
3. 举报方式多元化 | 第25页 |
4. 规范举报程序 | 第25-26页 |
(二) 健全食品安全内部举报奖励制度 | 第26-28页 |
1. 确立客观的奖励标准 | 第26页 |
2. 调整奖金数额 | 第26-27页 |
3. 取消协助调查与奖励等级的挂钩 | 第27页 |
4. 改革现行的奖金领取制度 | 第27-28页 |
5. 完善奖励程序 | 第28页 |
(三) 加强食品安全内部举报保护制度 | 第28-31页 |
1. 允许匿名举报 | 第29页 |
2. 完善信息保密制度 | 第29-30页 |
3. 规范企业内部举报程序 | 第30页 |
4. 明确对举报人的保护内容 | 第30-31页 |
(四) 改进食品安全内部举报救济制度 | 第31-32页 |
1. 设立专门的机构作为救济机关 | 第31页 |
2. 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 第31页 |
3. 完善与内部举报制度相关的行政诉讼机制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