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适用刑事和解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侦查阶段适用刑事和解案件的现状 | 第10-17页 |
一、侦查阶段适用刑事和解案件的数量和类型 | 第10-12页 |
(一)案件数量 | 第10-11页 |
(二)案件类型 | 第11-12页 |
二、适用刑事和解案件中公安机关的角色定位 | 第12-15页 |
(一)实现模式 | 第12-13页 |
(二)角色定位 | 第13-15页 |
三、侦查阶段刑事和解后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 | 第15-17页 |
(一)调解后不再立为刑事案件 | 第15页 |
(二)和解后侦查机关撤销案件 | 第15页 |
(三)向检察机关提出从宽建议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侦查阶段刑事和解存在的现实问题 | 第17-31页 |
一、适用数量范围存在问题 | 第17-22页 |
(一)和解率相对较低 | 第17-18页 |
(二)适用的范围过窄 | 第18-21页 |
(三)滥用刑事和解权 | 第21-22页 |
二、具体实践操作存在问题 | 第22-29页 |
(一)和解程序缺乏 | 第22-23页 |
(二)赔偿标准模糊 | 第23-26页 |
(三)角色作用不明 | 第26-29页 |
三、监督和救济机制的缺失 | 第29-31页 |
(一)外部监督缺失 | 第29页 |
(二)救济措施不足 | 第29-31页 |
第三章 侦查阶段适用刑事和解的完善构想 | 第31-44页 |
一、细化侦查阶段刑事和解适用范围 | 第31-34页 |
(一)改革考核机制 | 第31页 |
(二)科学确立范围 | 第31-34页 |
二、规范侦查刑事和解程序及实体内容 | 第34-40页 |
(一)规范侦查和解操作程序 | 第34-38页 |
(二)明确公安机关角色定位 | 第38-39页 |
(三)适度赋予实体性处理权 | 第39-40页 |
三、完善侦查刑事和解监督和救济机制 | 第40-44页 |
(一)完善和解监督机制 | 第40-42页 |
(二)建立救济帮扶机制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个人简历 | 第46-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