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刑事速裁程序的构建与完善--以S市试点为基础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刑事速裁程序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8-16页 |
一、刑事速裁程序构建的必要性 | 第8-11页 |
(一)有利于保障人权的实现 | 第8-9页 |
(二)有助于满足合理配置司法资源的现实需要 | 第9-10页 |
(三)有利于化解简易程序提速难的困境 | 第10-11页 |
二、刑事速裁程序构建的可行性 | 第11-16页 |
(一)域外省略式审判程序立法的借鉴 | 第11-13页 |
(二)司法诉讼制度改革的铺垫 | 第13-14页 |
(三)我国司法诉讼实践的奠基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我国刑事速裁程序试点的不足 | 第16-23页 |
一、《试点办法》的缺陷 | 第17-20页 |
(一)速裁程序的案件范围过窄 | 第17-18页 |
(二)不公开审理的速裁案件范围笼统 | 第18-19页 |
(三)被告人从宽处罚的规定模糊 | 第19页 |
(四)被害人权益保护条款立法粗糙 | 第19-20页 |
二、司法实践中的不足 | 第20-23页 |
(一)试用速裁程序的案由过于集中 | 第20-22页 |
(二)过分追求诉讼效率导致诉讼权利保障不力 | 第22页 |
(三)公、检、法、司沟通协调不顺畅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我国刑事速裁程序的完善 | 第23-34页 |
一、社会调查程序前置之必要性问题 | 第23-24页 |
二、健全刑事速裁的启动与回转程序 | 第24-26页 |
三、完善刑事速裁的庭前准备程序 | 第26-27页 |
四、规范刑事速裁的庭审程序 | 第27-31页 |
(一)扩大适用范围,明确法定从宽界限 | 第27-28页 |
(二)规范不公开审理程序 | 第28-29页 |
(三)集中审判机制之可能性问题 | 第29-30页 |
(四)一审终审制度之可行性问题 | 第30-31页 |
五、完善被告人与被害人的权利保护程序 | 第31-34页 |
(一)充分保障被告人的知情权 | 第31-32页 |
(二)充分保障被害人的参与权及知情权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个人简历 | 第37-38页 |
后记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