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乌托邦的修辞及其文化功能研究

致谢第7-9页
内容提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页
导论第12-27页
    一. 研究对象与意义第12-20页
    二. 研究视角与思路第20-27页
第一章 乌托邦的修辞传统第27-47页
    一. 矛盾修辞:乌托邦的"两幅面孔"第27-29页
    二. "空间的愿望":对现实的逻辑式否定第29-35页
    三. "时间的愿望":对未来的考古式投影第35-42页
    四. "欲望的影像":表述自我的政治叙事第42-47页
第二章 乌托邦的修辞心理第47-63页
    一. 关于幻想的修辞性表达第48-50页
    二. 《忧郁症》:精细版刻与未解之谜第50-54页
    三. 《忧郁的剖析》:病理百科与精神逃逸第54-58页
    四. 《乌托邦》:愚人的智慧与权力的虚构第58-63页
第三章 乌托邦的修辞设计第63-82页
    一. 语言难题:拉丁语还是英语?第64-68页
    二. 结构与辩说:从严谨到开放第68-76页
    三. 转叙:让读者"假装信以为真的游戏"第76-79页
    四. 内部"争论":消解"僵化"第79-82页
第四章 乌托邦修辞场域的展开第82-120页
    一. "四季之人":莫尔形象修辞化第82-88页
    二. 乌托邦"复兴":类型化与模式化第88-95页
    三. 作为"建构"的修辞:权力话语与"我"的确立第95-107页
    四. 作为"动力"的修辞:续写新奇与影像推进第107-120页
第五章 中国语境下的乌托邦修辞第120-139页
    一. 闻其"名":引进、译介与译本第120-125页
    二. 鉴其"影":类比、相通与变形第125-132页
    三. 续其"梦":影像、实验与流通第132-139页
结语第139-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6页
附录 欧洲图书馆珍藏《乌托邦》版本封面第156-165页
作者简历第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雅》诗文本与天子宗庙仪式搬演--基于四篇典范文本的主题学考察
下一篇:真实的虚构与虚构的真实—库切小说中的自我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