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基于个性化教育下的中学校园空间研究--以定远县炉桥中学设计为例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32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9-20页
        1.1.1 研究背景第19页
        1.1.2 项目背景第19-2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2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20-2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23-25页
    1.3 国内外中学发展回顾第25-28页
        1.3.1 国外中学的发展回顾第25-26页
        1.3.2 国内中学的发展回顾第26-28页
    1.4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第28-29页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9页
    1.6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29-31页
        1.6.1 研究内容第29页
        1.6.2 研究方法第29-31页
    1.7 论文框架第31-32页
第二章 中学校园建设基本理论及个性化教育内涵第32-46页
    2.1 教育发展下的国外中学校园空间现状第32-35页
        2.1.1 国外中学校园空间建设基本现状第32-33页
        2.1.2 国外中学校园空间优秀实例分析第33-35页
    2.2 教育发展下的国内中学校园空间现状第35-38页
        2.2.1 国内中学校园空间建设基本状况第35-36页
        2.2.2 国内中学校园空间优秀实例分析第36-38页
    2.3 我国现有多数中学校园空间存在的问题第38-40页
        2.3.1 空间类型不足、校园空间形态固化第38-39页
        2.3.2 校园感受冷漠、空间营造缺乏创新第39-40页
    2.4 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内容第40-42页
    2.5 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两者的区别与联系第42页
    2.6 个性化教育理念对教学模式的要求第42-43页
        2.6.1 注重实践,使教育过程人性化第42页
        2.6.2 尊重选择,讲求平等第42-43页
        2.6.3 教学方式多样化第43页
        2.6.4 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第43页
    2.7 个性化教育带来的转变分析第43-44页
    2.8 教育理念与校园空间的影响机制第44-46页
第三章 个性化教育所需的校园空间研究第46-97页
    3.1 个性化教育对校园空间的要求转变第46-51页
        3.1.1 校园整体环境的要求转变——个性鲜明的创新人才培养第46页
        3.1.2 正式学习空间的要求转变——新课程体系的介入第46-50页
        3.1.3 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要求转变——学生自我发展的支持第50-51页
    3.2 校园空间实地调查分析第51-64页
        3.2.1 定远县炉桥中学第51-54页
        3.2.2 合肥市第一中学第54-60页
        3.2.3 阜阳市第三中学第60-64页
    3.3 基于个性化教育理念视野下校园空间要素的分析第64-82页
        3.3.1 学生问卷横向对比分析第64-77页
        3.3.2 教师问卷横向对比分析第77-81页
        3.3.3 个性化教育所需的的校园空间需求体系提出第81-82页
    3.4 个性化教育下的中学校园空间设计策略第82-95页
        3.4.1 课改适应空间的设置第82-84页
        3.4.2 知识拓展空间的完善第84-86页
        3.4.3 兴趣爱好空间的释放第86-88页
        3.4.4 职业体验空间的增设第88-89页
        3.4.5 团体互动空间的营造第89页
        3.4.6 复合多意空间的建构第89-92页
        3.4.7 情感体验空间的营造第92-95页
    3.5 个性化教育影响下中学校园空间的设计理念构想第95-97页
第四章 定远县炉桥中学设计研究第97-128页
    4.1 定远县炉桥中学项目前期分析第97-103页
        4.1.1 工程概况第97-98页
        4.1.2 总体分析第98-99页
        4.1.3 基础条件分析第99-100页
        4.1.4 周边现状分析第100-101页
        4.1.5 问题与矛盾总结第101-102页
        4.1.6 总体解决思路提出第102-103页
    4.2 项目规划设计思路研究第103-110页
        4.2.1 规划设计理念的应用分析第103-104页
        4.2.2 项目功能分析第104-107页
        4.2.3 设计生成分析第107-109页
        4.2.4 校园规划成果展示第109-110页
    4.3 课改适应空间的设计研究第110-112页
    4.4 知识拓展空间的设计研究第112-115页
    4.5 兴趣爱好空间的设计研究第115-117页
    4.6 职业体验空间的设计研究第117-119页
    4.7 团体互动空间的设计研究第119-120页
    4.8 复合多意空间的设计研究第120-124页
    4.9 情感体验空间的设计研究第124-128页
第五章 结语第128-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2页
附录第132-13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136-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合型街道边缘空间研究及其设计方法探索--以合肥市为例
下一篇:基于老年人口非均匀分布的养老设施空间错位情况研究--基于合肥市瑶海区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