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综述进展 | 第11-19页 |
1.1 丹参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1.1 丹参的生物学特性 | 第11页 |
1.1.2 丹参的有效活性成分 | 第11页 |
1.1.3 丹参的药理作用 | 第11-12页 |
1.1.4 丹参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 | 第12页 |
1.2 植物MYC2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2.1 MYC2转录因子的结构 | 第12-13页 |
1.2.2 MYC2转录因子特异性结合G-box | 第13页 |
1.2.3 MYC2转录因子在茉莉酸(JAs)信号通路中的调控机理 | 第13-15页 |
1.3 CRISPR Cas9介导的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15-18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第2章 丹参转录因子MYC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第19-33页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19-20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19页 |
2.1.2 试剂与药品 | 第19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2.2.1 材料处理方法 | 第20页 |
2.2.2 丹参总DNA的提取 | 第20页 |
2.2.3 丹参总RNA提取和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20页 |
2.2.4 SmMYC2基因的克隆 | 第20-21页 |
2.2.5 SmMYC2基因生物信息学的分析 | 第21页 |
2.2.6 SmMYC2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21-22页 |
2.3 结果及分析 | 第22-30页 |
2.3.1 SmMYC2基因的全长序列的获得 | 第22页 |
2.3.2 SmMYC2所编码蛋白的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育比较 | 第22-25页 |
2.3.3 SmMYC2所编码蛋白的特性分析 | 第25页 |
2.3.4 SmMYC2基因启动子区的克隆和分析 | 第25-28页 |
2.3.5 SmMYC2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28-30页 |
2.4 讨论 | 第30-33页 |
第3章 丹参转基因阳性株系的获得及总酚、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33-45页 |
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3-34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33页 |
3.1.2 菌株与载体 | 第33页 |
3.1.3 试剂与药品 | 第33页 |
3.1.4 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4-39页 |
3.2.1 SmMYC2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4-35页 |
3.2.2 农杆菌GV3101介导的叶盘转化法转化丹参 | 第35-37页 |
3.2.3 转基因株系分子水平检测 | 第37-38页 |
3.2.4 转基因株系总酚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38-39页 |
3.3 结果及分析 | 第39-43页 |
3.3.1 SmMYC2基因过表达载体的验证 | 第39页 |
3.3.2 转基因株系DNA水平检测 | 第39-40页 |
3.3.3 转基因株系转录水平检测 | 第40-41页 |
3.3.4 转基因株系中总酚酸含量测定 | 第41-42页 |
3.3.5 转基因株系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 第42-43页 |
3.4 讨论 | 第43-45页 |
第4章 转基因株系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检测及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 | 第45-55页 |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45页 |
4.1.1 植物材料 | 第45页 |
4.1.2 试剂及药品 | 第45页 |
4.1.3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5-49页 |
4.2.1 对照品溶液制备 | 第45-46页 |
4.2.2 供试品溶液制备 | 第46页 |
4.2.3 HPLC条件 | 第46页 |
4.2.4 线性关系和检测范围 | 第46-47页 |
4.2.5 RNA提取及cDNA的制备 | 第47页 |
4.2.6 基因表达分析 | 第47-49页 |
4.3 结果及分析 | 第49-52页 |
4.3.1 迷迭香酸及丹酚酸B含量测定 | 第49页 |
4.3.2 丹参酮I及隐丹参酮含量测定 | 第49-50页 |
4.3.3 过表达株系中次生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第50-52页 |
4.4 讨论 | 第52-55页 |
第5章 初步探究CRISPR Cas9介导的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在丹参研究中的应用 | 第55-61页 |
5.1 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株系的获得 | 第55-57页 |
5.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55页 |
5.1.2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5.1.3 结果及分析 | 第56-57页 |
5.2 转基因株系的分子水平验证 | 第57-60页 |
5.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57页 |
5.2.2 实验方法 | 第57页 |
5.2.3 结果及分析 | 第57-60页 |
5.3 讨论 | 第60-6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