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7页 |
1.2.1 多设备UI及其开发困境 | 第16-18页 |
1.2.2 基于模型的UI开发与UI描述语言 | 第18-22页 |
1.2.3 基于模式的UI开发 | 第22-25页 |
1.2.4 基于模型和模式的UI开发 | 第25-27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27-28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基于模型和模式的UI开发基础 | 第29-53页 |
2.1 基于模型的UI开发 | 第29-34页 |
2.1.1 Cameloen参考框架 | 第29-31页 |
2.1.2 UI描述语言 | 第31-34页 |
2.2 模式发展简史 | 第34-36页 |
2.2.1 模式概念的提出 | 第34-35页 |
2.2.2 模式与软件工程 | 第35页 |
2.2.3 模式与HCI | 第35-36页 |
2.3 UIDP定义 | 第36-40页 |
2.4 UIDP相关技术 | 第40-46页 |
2.4.1 模式描述方式 | 第40-41页 |
2.4.2 模式查找与选择 | 第41-43页 |
2.4.3 UIDP工具 | 第43-44页 |
2.4.4 UIDP与其它UI设计技术的比较 | 第44-46页 |
2.5 使用UIDP的好处 | 第46-48页 |
2.6 MBUID方法中UIDP的使用 | 第48-52页 |
2.7 本章总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一个基于模型和模式的UI开发框架 | 第53-75页 |
3.1 一个基于模型和模式的UI设计框架MPBUID | 第53-55页 |
3.1.1 基于模型方面 | 第53-55页 |
3.1.2 基于模式方面 | 第55页 |
3.1.3 可用性评估方面 | 第55页 |
3.2 多设备环境下的上下文建模 | 第55-58页 |
3.3 用户任务建模及其形式化描述 | 第58-60页 |
3.4 AUI模型 | 第60-63页 |
3.5 CUI模型 | 第63-65页 |
3.6 模型转换 | 第65-68页 |
3.7 可用性评估 | 第68-72页 |
3.8 MPBUID框架的特点 | 第72-74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四章 UIDP在MPBUID框架中的应用 | 第75-84页 |
4.1 UIDP在MPBUID框架中的应用过程 | 第75-76页 |
4.2 使用UIDP构建模型 | 第76-80页 |
4.2.1 领域建模中使用模式 | 第76-77页 |
4.2.2 AUI模型中使用模式 | 第77-79页 |
4.2.3 CUI模型中使用模式 | 第79-80页 |
4.2.4 FUI中使用模式 | 第80页 |
4.3 实例研究 | 第80-8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五章 一个生产性的用户界面设计模式标记语言GUIDPML | 第84-100页 |
5.1 引言 | 第84-85页 |
5.2 相关工作 | 第85-88页 |
5.3 GUIDPML的概念框架 | 第88-89页 |
5.4 GUIDPML的总体设计 | 第89-90页 |
5.5 GUIDPML的基础部分 | 第90-92页 |
5.6 GUIDPML的关联部分 | 第92-93页 |
5.7 GUIDPML的实现部分 | 第93-96页 |
5.8 案例研究 | 第96-99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六章 一个基于模型和模式的UI开发支持工具 | 第100-108页 |
6.1 基于模型和模式的UI开发工具的需求 | 第100-101页 |
6.2 MPBUID支持工具 | 第101-104页 |
6.2.1 主界面介绍 | 第101-102页 |
6.2.2 支持工具中使用UIDP | 第102-104页 |
6.3 工具的特色及优势 | 第104-105页 |
6.4 工具的对比评估 | 第105-107页 |
6.4.1 评估准则 | 第105-106页 |
6.4.2 结果及其分析 | 第106-10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8-111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108-109页 |
7.2 工作展望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9-120页 |
致谢 | 第120页 |